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速激肽受体(TKR)是一类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介导了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TKR的缺失会导致正常代谢受到干扰,因此速激肽及其受体系统研究是研究人类代谢的一个很好的模型。研究表明速激肽在人体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家蚕作为人类经典模式生物对其速激肽受体A32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对家蚕速激肽受体A32信号转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们克隆得到的A32受体在995~1010bp有16个碱基的缺失,为了确定这个新的发现,我们从27个家蚕品种的5龄幼虫脂肪体中提取RNA,利用RT-PCR反转录cDNA的方法发现只4个品种是野生型,其余23个品种均是突变型。为了分析野生型跟突变型生理功能差异,我们构建了EGFP-A32的表达载体,将插入野生型和突变型A32片段的两种质粒分别转染 HEK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野生型受体A32大部分分布在细胞膜上,也有少量分布在胞内,但突变型受体A32没有分布在细胞膜上,而是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家蚕速激肽的作用下,野生型受体A32分布位置发生改变,转移到细胞核周围,呈点状聚集分布,其中TK4、TK5、TK6的作用尤为明显,而突变型受体A32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 所有的G蛋白偶联受体都能够促进MAPK的信号级联反应,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最终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代谢等。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激酶,MAPK)链是真核生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ar regulated protern,ERK)是MAPK家族重要成员。ERK1/2信号途径对细胞分裂、细胞迁移以及细胞凋亡起重要调控作用。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受体A32受到配体TK4、TK5、TK6刺激后,会导致细胞内Ca2+瞬时增加和cAMP浓度增加,随后MAPK被激活。为了弄清其激活途径我们构建了稳定表达A32受体的HEK293细胞株,结果发现细胞用百日咳毒素预处理后对cAMP没有明显反应,但是用霍乱毒素处理细胞过夜再用家蚕速激肽刺激,cAMP的水平仍有明显提高。以上结果说明在HEK293细胞中,受体A32介导的信号通路是通过偶联Gs蛋白激活下游信号进行转导。第三章我们研究ERK1/2介导的磷酸化,通过用用稳定转染的A32受体的HEK293细胞,我们发现在TK4、TK5、TK6刺激下,BNGR-A32激活后能引起ERK1/2磷酸化瞬时增加,而家蚕脂动激素AKH1,Corazonin以及抑前胸腺肽1均不能引起ERK1/2磷酸化。考虑到速激肽受体高度的保守性,我们的研究也会为速激肽受体家族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