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速激肽受体A32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来源 :江苏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b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速激肽受体(TKR)是一类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介导了细胞内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TKR的缺失会导致正常代谢受到干扰,因此速激肽及其受体系统研究是研究人类代谢的一个很好的模型。研究表明速激肽在人体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家蚕作为人类经典模式生物对其速激肽受体A32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对家蚕速激肽受体A32信号转导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我们克隆得到的A32受体在995~1010bp有16个碱基的缺失,为了确定这个新的发现,我们从27个家蚕品种的5龄幼虫脂肪体中提取RNA,利用RT-PCR反转录cDNA的方法发现只4个品种是野生型,其余23个品种均是突变型。为了分析野生型跟突变型生理功能差异,我们构建了EGFP-A32的表达载体,将插入野生型和突变型A32片段的两种质粒分别转染 HEK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野生型受体A32大部分分布在细胞膜上,也有少量分布在胞内,但突变型受体A32没有分布在细胞膜上,而是分布在细胞质中。在家蚕速激肽的作用下,野生型受体A32分布位置发生改变,转移到细胞核周围,呈点状聚集分布,其中TK4、TK5、TK6的作用尤为明显,而突变型受体A32的分布没有明显变化。  所有的G蛋白偶联受体都能够促进MAPK的信号级联反应,参与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最终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以及代谢等。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激酶,MAPK)链是真核生物信号传递网络中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ar regulated protern,ERK)是MAPK家族重要成员。ERK1/2信号途径对细胞分裂、细胞迁移以及细胞凋亡起重要调控作用。我们的实验结果表明,受体A32受到配体TK4、TK5、TK6刺激后,会导致细胞内Ca2+瞬时增加和cAMP浓度增加,随后MAPK被激活。为了弄清其激活途径我们构建了稳定表达A32受体的HEK293细胞株,结果发现细胞用百日咳毒素预处理后对cAMP没有明显反应,但是用霍乱毒素处理细胞过夜再用家蚕速激肽刺激,cAMP的水平仍有明显提高。以上结果说明在HEK293细胞中,受体A32介导的信号通路是通过偶联Gs蛋白激活下游信号进行转导。第三章我们研究ERK1/2介导的磷酸化,通过用用稳定转染的A32受体的HEK293细胞,我们发现在TK4、TK5、TK6刺激下,BNGR-A32激活后能引起ERK1/2磷酸化瞬时增加,而家蚕脂动激素AKH1,Corazonin以及抑前胸腺肽1均不能引起ERK1/2磷酸化。考虑到速激肽受体高度的保守性,我们的研究也会为速激肽受体家族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管道系统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学化工等工业领域的流体输送设备,其设计对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影响很大,目前管道设计没有进行相关振动校核,导致试运行期间问题多,由气流脉动、运动的机构力学平衡性能表现不好抑或机组基础的设计不够合理引起的剧烈的管道振动将会给安全生产带来相当严重的危害:使得管路的附件和管道系统的结构发生疲劳损坏;管道保温材料的破损;使得压缩机工况变坏,阀片过早的磨损至损坏;导管的破坏和测量
1,4-环己二胺(1,4-cyclohexanediamine,简称CHDA)存在顺式和反式两种异构体,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在聚氨酯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以对苯二胺为原料,在异丙醇溶剂中,以5%的R
AtECB2蛋白是一个已报道的定位于叶绿体的蛋白,它属于PPR蛋白家族中的DYW亚群。以前的实验证明该蛋白参与到accD和ndhF的RNA编辑过程,即这两个基因的在RNA转录中发生了特异性的
OsU496A是一个未知功能的水稻膜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验证实验表明,OsU496A在水稻根系表达量较高,特别是在幼苗根系(幼根)中的表达量仅次于表达量最高的胚乳。根系是植物吸收
聚衣康酸丁二醇酯(PBI)由生物基原料衣康酸(IA)和1,4-丁二醇(BDO)缩聚而得,属于生物基可降解脂肪族聚酯,但PBI分子量较低,物理机械性能较差。本文通过共聚和自交联两种方式对PBI的分子结构进行调控,得到了性能较优的改性PBI。以衣康酸、1,4-丁二醇为反应单体,癸二酸(SA)、己二酸(AP)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分别为共聚单体,对PBI进行共聚改性,得到了三种共聚酯聚(衣康酸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