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权配置体制改革及农业水权的发展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UT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越来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为稀缺的资源。由于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使我国在人口与经济活动不断增长、贫穷与环境退化普遍存在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因此我国建立与完善水权制度,实行水资源的有偿使用和转让来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显得尤为重要。我国水资源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强对水资源的研究可以有效解决水污染以及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满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等,真正做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本文从水权的基本概念出发,综合采用经济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以及实证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方法主要体现在对水权交易中节水与收益的分析,比较分析方法主要是对国外水权的借鉴,实证分析方法则是列举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系统分析水权配置的有效方式。全文3万字,力图能为我国水权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 水权的基本概念 该部分首先介绍了水法对水资源范围的界定及其不足,以及根据水资源对人类的可利用性提出了水资源应有的承载范围。然后,介绍水资源的特性,尤其是其兼具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属性,这就要求水权的管理和配置要求由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接下来阐述了水权的概念,鉴于水权概念百家争鸣的现状,本文对其观点进行分析和批判,进而提出水权概念的应有含义。主要观点是:《水法》对水资源范围的界定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同时水资源的承载范围中还应该体现加强利用再生水的思想;水资源既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又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受天然、人为双重因素影响,同时又是一种资产,此外基于其自然垄断陛的特点,在初始水权配置时,要求由政府来完成,这些决定了水资源能够进入市场进行分配;我国对水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水权的概念-研究水权的最基本工具,尚未达成共识,现存的各种争论都有不足之处,此外,对生态环境水权缺乏应有的关注。 第二部分 水权的配置体制 该部分首先借鉴澳大利亚、美国、智利的水权配置体制,然后介绍我国现行水权配置体制及缺陷。主要观点是:澳大利亚、美国、智利的水权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通常会出现超预算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会给企业的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当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因素进行了深刻地剖析,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