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晶铝合金面面接触微动疲劳的双尺度模拟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ove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趋严峻的能源与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超细晶铝合金作为一种轻量化材料快速地进入了航空、汽车、机械制造等各个领域;而细化晶粒作为实现材料强韧化的传统手段之一,已经在提升材料使役寿命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随着超细晶铝合金在一些工程实际领域例如螺栓、铆接接头、键槽联轴器以及轴承等中的广泛应用,由机械构件的接触表面间一种振幅极小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微动疲劳失效将会极大地降低构件的服役寿命。因此,为了保障铝合金的服役安全,了解并掌握其微动疲劳力学行为及裂纹萌生特性就显得极为必要与迫切。本文采用宏观塑性理论和细观塑性理论与有限元法相结合的双尺度分析方法,基于微动疲劳实验试样结构特点,构建实体模型与等效模型两种不同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面面接触微动疲劳工况下接触表面的位移变形、受力状态、接触状态,并采用临界面理论对微动疲劳裂纹萌生位置、萌生初始方向以及裂纹萌生寿命进行预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为了高效准确地对微动疲劳现象进行数值模拟,利用Chaboche粘塑性理论与晶体塑性理论(多晶集合体子模型)相结合的双尺度分析方法,分别构建了两套微动疲劳几何模型,通过以超细晶铝合金循环加载实验数据为基础的本构参数识别,以及基于Ciavarella接触理论的网格精度控制,开发了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超细晶铝合金微动接触力学响应的有限元模型。2、基于Chaboche粘塑性理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微动接触表面上x、y方向的应力与等效塑性应变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其峰值均在接触边缘位置出现;接触区中出现粘着与滑移共存的混合状态是高法向载荷下微动磨损加剧的原因,且应力三轴度分析表明接触区域以及接触下沿大部分区域应力三轴度的数值接近0,这与疲劳断口观察到的被拉长的韧窝以及剪切撕裂形貌相契合。基于晶体塑性理论(多晶集合体子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表面晶粒的细观应变非均匀性更加严重,多晶体中累积剪切应变的分布呈现“圆环形貌”,主要由接触前缘的晶粒承受了塑性变形与应力集中效应;且在接触区与张开区之间的晶粒中出现应力状态的显著差异。广义施密特因子的最大值分布随法向载荷增大变得更加分散,这是导致表面晶粒变形与应力“两端分化”严重的原因之一。3、以临界面理论为依据探究超细晶铝合金面面接触微动疲劳中的裂纹萌生特性,宏观理论模型与细观理论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表明:面面接触微动疲劳裂纹易于在接触前缘萌生,不同法向载荷下其裂纹萌生角度均在40°~50°之间;FIP寿命预测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相符,且在较高法向载荷下等效模型中FIP预测的裂纹萌生寿命更加保守。通过与实验结果的验证,表明本文基于临界面理论所进行的超细晶铝合金微动疲劳裂纹萌生预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其他文献
传统润滑添加剂常含有如硫、磷、氯等烃类物质的成分,其降解后会释放大量的有毒物质,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为了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要求,微纳米材料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选用旋转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无机富勒烯类二硫化钨(IF-WS2)颗粒,通过超声处理将表面活性剂Span 80和IF-WS2颗粒均匀分散于基础油PAO6中,并在MR-S10D四球摩擦试验机上研究了添加量、温度、载荷等因
Mg/MgH2储氢材料体系应用前景广阔,但由于较差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和过于稳定的热力学性能,导致其难以满足实际应用要求。为改善Mg/MgH2体系储氢性能,本文通过热处理还原法制备了碳负载镍(Ni@C)、负载硫化镍(Ni3S2@C)以及负载镍和三氧化二钒((Ni-V2O3)@C)等碳基复合材料,并通过球磨方法将其引入Mg/MgH2体系,研究碳基复合材料对Mg/MgH2体系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首先,以
加油站是重要的民生建设项目,然而频发的安全事故却牵动着大家的神经,加油站造成的环境污染给周围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直接影响,促使加油站必须进行改造来更新设备和工艺。但由于汽油易燃易爆,是一种危险化学品。如果处理不慎,很容易造成严重后果,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现阶段,我国还没有总结更多的加油站成功改造项目经验。通过将风险管理方法引入加油站改造项目,更好地实现风险防范和化解目的,使改造项目安全进行成为研究的
无约束优化问题广泛存在于工程设计、图像处理等领域,对此类问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拟牛顿方法是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的一类经典方法.其中,Broyden族方法是求解无约束优化问题最有效的拟牛顿方法之一.由于Broyden族公式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形式,因此在全局收敛性方面,与其相关的研究文章还不是很多.众所周知,拟牛顿方法是对主函数的Hessian矩阵的一种近似,通过求解牛
以一种或两种金属元素为主元的传统合金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无法满足各行业对新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开发新型功能材料显得尤为重要。“高熵合金”作为一种全新的材料设计理念被提出,率先应用在合金领域并极大地扩展了传统合金设计的范围,引起了各领域的广泛关注。接着,研究人员又进一步将此概念延伸至含非金属元素的陶瓷化合物中,设计、开发了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高熵陶瓷化合物。近年来,含多个过渡金属元素的高熵碳化物被认为是
7xxx铝合金因其具有高强度、低比重、优秀的加工性能以及焊接性能等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军事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航天工业的主要结构材料之一。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大众更加追求交通工具轻量化,这对铝合金在强韧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希望可以发明出一种低密度、加工性能优异、性价比高的新型超高强铝合金。作者通过在7055铝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Sc、Y元素,经过一系列加工和热处理工艺后测试各个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混杂系统复杂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广泛的应用背景,混杂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研究得到了众多学者们的关注.脉冲系统作为混杂系统中常见的一类系统,其连续行为被瞬间状态跳跃打断的特性可以为生活中很多物理系统的数学建模提供一个自然的框架,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密码学和工业机器人控制等不同领域.同时,时滞经常出现在系统状态甚至状态的导数上,在现实中,时滞体现为网络诱导延迟、电流传输延迟等方面.因此,
本文主要研究以下p-调和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和非存在性,其中m是一个大于0的常数,N>2p≥ 4,当t→∞时,(?)关于x 一致收敛于l.在这种情况下,f(x,t)不满足Ambrosetti-Rabinowitz型条件.我们首先证明了上述p-调和方程极限问题弱解的Pohozaev恒等式,然后利用变形形式的山路定理,证明了所对应的问题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和非存在性.此外,如果f(x,u)=f(u)
纵向数据(集团数据或面板数据),是对同一个个体进行多次观察,所得数据是相关的,不同个体观测所得的数据是独立的.广义线性模型是经典线性模型的推广,即可用于分析连续数据,又可用于分析离散数据,特别是分析离散数据(属性数据和记数数据)或非负数据的常用方法.广义估计方程(GEE)是广义线性模型的推广,是纵向数据下的广义线性模型.GEE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只要均值函数假定正确,即使相关阵(或协方差阵)假定不正确
本世纪初,自德国学者Raff与Allg¨ower提出脉冲观测器理论以来,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已成为控制工程领域中重要的控制策略之一.脉冲观测器旨在利用系统离散时刻的输出信息,联合其修正项获得受控系统的状态估计.在基于离散化的网络化控制背景下,系统状态受通信时滞、外部干扰等因素影响,如何设计其相应的脉冲观测器估计系统状态以及如何研究基于脉冲观测器的输出反馈控制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别研究了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