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病因、证型及其与个体因素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通过分析本病与感染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个体因素及中医证候的内在联系,总结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中医辨证规律,从而指导临床。方法:选择有慢性胃病病史及症状,最近一个月内未使用抑制Hp的药物,近两周内未服用硫酸铝或质子泵抑制剂,同意胃镜检查的病例,随机抽样检查。选取200例,观察其性别、年龄、病程等因素的相关性,并分析不同中医证型和不同性别、年龄、病程等个体因素的差异,分析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慢性胃病病史及症状的观察者中,合并有HP感染阳性者明显多于未感染HP的患者, HP感染阳性率在慢性胃病病史及症状的人群中很高。男性与女性Hp感染阳性比率比较无显著差异,男性观察者各证型中Hp感染阳性率亦无显著差异,然而在女性观察者各证型中Hp感染阳性率差异显著,其中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气滞血瘀型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肝气犯胃型及胃阴亏虚型,男性与女性Hp感染阳性者在各证型中的比例无显著差异。年龄在≤40岁与年龄在>40岁Hp感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年龄在40岁以下观察者各证型中Hp感染阳性率无显著差异,年龄在40岁以上观察者各证型中Hp感染阳性率差异非常显著,其中肝气犯胃型,脾胃湿热型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脾胃虚寒型,气滞血瘀型及胃阴亏虚型,年龄在40岁以下者与40岁以上者Hp感染阳性者在各证型中的比例差异非常显著,其中尤其以胃阴亏虚型,脾胃湿热型差异显著。病程在10年以下与11年以上的Hp感染者的阳性比例,无显著差异;病程在10年以下的各证型Hp感染者阳性比例,差异非常显著.其中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气犯胃型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气滞血瘀型及胃阴亏虚型;病程在11年以上的各证型Hp感染阳性比例差异非常显著.其中脾胃虚寒型,脾胃湿热型,肝气犯胃型及气滞血瘀型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胃阴亏虚型;病程在10年以下与11年以上的Hp阳性者在各证型中的比例,无显著差异。结论:HP感染阳性率在不同的性别,年龄,和病程长短上均有不同,同一性别,年龄,和病程组别各辨证分型中HP感染阳性率亦可能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