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7cm胃间质瘤治疗中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可行及安全性。 研究方法:回顾自2009年至2016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间质瘤患者,收集到我院胃间质瘤患者129例,皆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腹腔镜组(S)、常规腔镜组(C)、开腹组(O)。其中单孔腹腔镜组28例,常规腹腔镜组55例,开腹手术组46例,对三组病人进行任意两组之间的两两对比分析。先比较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有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明确三组患者临床数据是否具有可比性。再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单孔组病人平均年龄为54.96(范围21-76),常规组病人平均年龄为58.27(范围27-80),开腹组病人平均年龄为60.39(范围30-91),经比较三组在年龄上无显著差异。三组在肿瘤部位上经卡方检验显示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单孔组肿瘤大小平均值为3.22cm(范围0.30-6.50)、常规腔镜组肿瘤大小平均值为3.39cm(范围1.00-7.00)、开腹组肿瘤大小平均值为3.83cm(范围1.50-6.50)经检验显示三组数据在肿瘤大小上无亦显著统计学差异。三组病人在性别上也无显著差异。因此三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基本符合研究预期。在患者术中及术后数据比较中,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单孔组平均值小于常规组,常规组平均值小于开腹组,但此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进食时间上,单孔组优于常规组,常规组优于开腹组,而且此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上单孔组及常规组明显优于开腹组,但单孔组与常规组相比虽然平均值优于常规组,但在统计上无明显差异。 结论:对于<7cm的胃间质瘤的治疗,腹腔镜手术优于开腹手术,而且单孔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