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的黑人文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在经历了百年艰苦历程之后开始在美国文坛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托妮·莫里森是一位杰出的美国黑人女性作家,她于1993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此项殊荣的非裔美国女性作家。作为具有美国人和黑人双重身份的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语言给读者呈现出许多生动的黑人故事。她在2003年推出的第八部小说《爱》一经问世便受到了读者和批评界的广泛关注。这部作品描写了一个成功黑人和“他的”女人们的盛宴,在爱恨纠葛间充斥着伦理的遵守与背叛。作者赋予小说中人物以一定的伦理身份,人物的每一个行为都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他们的伦理观。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也被称作道德哲学。本论文从道德伦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三个共时的维度分析莫里森的《爱》,为我们理解托妮·莫里森在非裔美国文学传统中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提供了更多依据,为托妮·莫里森的研究也提供了一个新领域。在美国奴隶制早已废除但种族歧视仍然存在的今天,研究黑人作家莫里森和她的黑人小说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本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章简要介绍托妮·莫里森的生平、创作史及其文学成就,以及《爱》的主要情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一伦理学。第二章论述伦理学的三个共时维度:道德伦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在黑人社会和黑人家庭中的体现。此章对伦理与文学的关系也将加以论述。第三章探讨不同模式的爱在五位主人公:克里斯汀、梅、维达、比尔·库什和L身上的道德伦理表达。本章依托两类家庭关系来讨论家庭伦理,即父子之情和姐妹情谊。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出发探讨比尔·库什、梅、克里斯汀三个人物的行为表现亦是本章主要内容之一。第四章对伦理的违背进行重点论述。此章主要探讨了比尔·库什和克里斯汀的道德毁灭,母女关系、祖孙关系以及夫妻关系中家庭伦理的扭曲,还分析了政治伦理对比尔·库什、梅和克里斯汀的毒害。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部分。此部分对比尔·库什和“他的”女人们的道德伦理、家庭伦理及政治伦理的论述进行总结,将美丽爱情故事面纱下隐藏着的深层的伦理扭曲和背离加以揭露,为我们研究该部作品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开辟了新的视角,也为双重压力下的黑人女性的生存和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