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实验基于课题组前期对栀子及京尼平苷的研究,探寻制作一种新型的、方便临床使用的栀子蜂蜜膏;并通过动物试验验证其疗效。从而为临床推广栀子蜂蜜膏治疗软组织损伤提供科学实验依据,为配方优化、制作工艺改良和开发提供基础。 方法: (1)根据课题组前期经验,综合安徽阜阳膏方协会膏药制作配方推荐浓度作参照,以栀子粉、蜂蜜为主要成份,配制栀子蜂蜜膏,并灭菌。 (2)3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4只,栀子蜂蜜膏组10只,扶他林组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对栀子蜂蜜膏组、扶他林组、模型对照组新西兰大白兔采取改良击打法制造兔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通过观察损伤程度(皮温、肿胀、皮下淤血)、组织切片等行模型鉴定。 (3)造模30分钟后,栀子蜂蜜膏组外敷栀子蜂蜜膏、模型对照组和正常组外敷生理盐水纱布,每日一次,扶他林组涂抹扶他林,每日三次,给药面积大于击打面积。 (4)分别于造模后、给药第3天、给药第7天后分别做局部损伤病理组织切片,并记录每天的损伤积分。 (5)ELISA测定各组损伤组织中给药第3天、第7天后IL-1、TNF-α、前列腺素E2(PGE2)含量。 (6)免疫组化测定各组损伤组织中给药第3天、第7天后VEGF、bFGF,并用Imagepro-Plus6.0软件分析光密度值。 (7)各项数据釆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损伤积分:栀子蜂蜜膏组在局部外用栀子蜂蜜膏后,软组织损伤积分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并且低于扶他林组(P<0.05)。 (2)病理组织学:栀子蜂蜜膏组局部外用栀子蜂蜜膏三天、七天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局部损伤软组织病理形态学有明显改善。 (3)IL-1含量:在给药三天、七天后,栀子蜂蜜膏组兔局部损伤软组织内IL-1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P<0.01),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1),并且低于扶他林组(P<0.05;P<0.05);TNF-α含量:在给药三天、七天后,栀子蜂蜜膏组兔局部损伤软组织内TNF-α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P<0.01),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1),并且低于扶他林组(P<0.05;P<0.05);PGE2含量:在给药三天、七天后,栀子蜂蜜膏组兔局部损伤软组织内PGE2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P<0.01)和扶他林组(P<0.05;P<0.05),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P<0.01)。 (4)VEGF、bFGF在给药三天、七天后,栀子蜂蜜膏组兔局部损伤软组织内VEGF、bFGF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正常组(P<0.05;P<0.05),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5)。 结论: 栀子蜂蜜膏能有效治疗兔急性软组织损伤;且效果与扶他林差异不显著;栀子蜂蜜膏抗兔急性软组织损伤机制可能与抑制局部损伤组织中IL-1、TNF-α、前列腺素E2(PGE2)、VEGF、bFGF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