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震使人类学会敬畏自然、保护自然,期望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然而目前城市快速发展往往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盲目粗暴式的建设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最终导致许多人为次生灾害的爆发,要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发展模式,必须将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与生态放到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进行考虑。与此同时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经济是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是为应对全球变暖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理念,一经提出被各领域专家一致推崇,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低碳生活逐渐成为社会时尚的新时代,发展低碳旅游业已经成为旅游业转变发展的方式。我国也在2010年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表示,要推进节能环保,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倡导低碳旅游方式。国家旅游局2010年全国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将制定旅游景区和城镇节能减排工作指南,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工作。低碳旅游业是低碳经济的一部分。即在利用现代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防止全球变暖的同时谋求经济发展。而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的一种响应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景区和城市开始重视并实践。在地震后重建的时期里面,如何实现低碳旅游城市的创建发展路径将是并本文研究的重点。 本文首先对“低碳旅游城市”和“后地震时期”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国内外的低碳旅游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介绍,除此之外还总结了国内外城市在地震之后的旅游发展状况。 然后本文通过对震后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比较以及相关旅游城市的低碳化建设途径的总结归纳,以及对震后建设低碳旅游必要性研究的阐述,得出震后关于构建低碳旅游城市的基本原则。同时对构建低碳城市的对策采取了实证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基于汶川大地震后青川县城创建‘中国低碳城’旅游感受”的问卷调查,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实证分析以及结合青川县城在汶川大地震后创建“中国低碳城”案例分析后,尝试着探讨出关于后地震时期中建设低碳旅游城市的路径步骤。 最后本文对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