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国务院成立行政审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以来,我国简政放权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近二十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改革,持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取得了许多积极成效。2016年底,为打造服务型政府、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浙江省政府首次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次办结”的服务模式创新,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实现“最多跑一次”的行政目标。其中涉及中国人民银行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具体审批事项囊括与开户许可证核发、进出口单位名录登记及事前审核等8个具体事项。这8个事项的办件数量在进驻温州政务服务大厅各单位中居第二位。“放管服”改革是中央政府依据时代发展需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为背景,以回应性监管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C市中心支行为案例,对“最多跑一次”改革背景下基层央行实施简政放权改革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从基本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着手,分析简政放权改革的重大意义。本文从介绍国内基层央行实施简政放权的实践经验开始着手,然后重点论述C市中支实施简政放权的案例。选择C市中支业务量最大的行政许可业务为切入点,分析企业账户许可从实施网上审批到逐步取消许可的变化过程,同时分析促进外汇贸易便利化的改革举措。从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需双重保管、网上审批费时费力、一次性成功率不高、“放权”后可能引发账户违规风险和银行机构间接监管动力不足等五方面深入探讨基层央行实施简政放权面临的问题。最后,对以上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从增强电子档案的过程管理、完善业务流程、压实银行责任、加强外部监管和推进部门间合作等方面提出一些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