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7月至2008年1月,对广西北仑河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进行为期1年多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五个方面:红树林区不同景观内的鸟类的群落结构;景观内主要的隔离带(公路)对鸟类分布的影响;鸟类对红树林利用程度的分析;农田中三种鹭科鸟类日取食动态研究以及白鹭和池鹭等级关系研究。1.红树林区主要的景观类型是红树林景观、农田景观、林地景观和居民区景观。越冬期,农田景观内鸟类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高分别为2.870和0.754;红树林景观内鸟类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最低分别为2.250和0.623。红树林景观和居民区景观鸟类群落的相似性最高达66.67%;其次为居民区景观与林地景观为65.52%。而农田景观与居民区景观、农田景观与林地景观之间鸟类群落不相似。繁殖期,林地景观内的鸟类多样性最高为2.680,其次是农田景观为2.612。均匀度指数最高的是居民区景观为0.808,其次是红树林景观为0.772。红树林景观与林地景观内的鸟类群落相似性低于60%,而其他景观之间的相似性都在60%以上。2.在公路两侧的不同样地设置了8条样带,相邻样带间的距离相等。结果显示:8条样带中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呈现出较规则的“N”型波动。其中距离公路95米处的样带内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别为20.33±6.66和3703.0±1247.8,其鸟类数量显著高于其他7条样带内鸟类的数量。距离公路375米处的样带鸟类的种类和数量最少分别为5.00±1.73和224.0±126.2。3.通过记录红树林内鸟类的活动类型,确定遇见频度和静息、觅食、低飞、嬉戏个体数为衡量鸟类对红树林利用程度的指标。在5个评价因子具体值的基础上,对红树林内46种鸟类进行聚类,将其划分为对红树林利用很少、利用较少、利用较多和利用很多四个类群。结果显示:利用很少这一类群有鸟类9种,约占19.57%;利用较少这一类群有鸟类8种,约占17.39%;利用较多这一类群有鸟类13种,约占28.26%;利用很多这一类群有鸟类16种,约占34.78%。4.研究期间,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农田进行池鹭、白鹭和牛背鹭日取食动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鹭的取食个体数日变动均呈现较规则的“U”型。池鹭和牛背鹭各时间段内的取食个体数、休息个体数、休息时间差异极显著,取食时间差异显著;池鹭和白鹭的取食时间和休息时间差异显著;白鹭和牛背鹭各时间段内的取食个体数、休息个体数差异显著。5.研究期间,共记录到白鹭和池鹭混合群29群,其中白鹭群的平均个体数为35.1,池鹭的平均个体数为2.6。研究结果显示:池鹭与白鹭同时出现时和单独活动时在活动场所的选择上和用于取食的时间上具有显著性差异。白鹭和池鹭的数量呈极显著相关,两者用于取食和警戒的时间呈显著相关。文章还对红树林区鸟类存在的威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控制围海养殖规模,妥善处理废弃养殖场等对保护鸟类具有重要意义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