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了巨大的贡献。教育经费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教育成本的提高以及高等教育扩招,高校经费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将社会力量引入高等教育发展领域,可以有效缓解高校经费压力,促进高等教育发展。本文对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的捐赠相关概念和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捐赠收入的现状及原因,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存在捐赠收入规模小、捐赠形式单一、筹资波动性大、资金运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的捐赠收入的影响因素,提供数据研究证据,本文选择了全国343家高等教育基金会从2007-2016年的年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的业务活动支出对捐赠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校可以通过适当增加业务支出,开展与筹资相关的活动来提高捐赠收入。同时,理事会成员的数量和基金会成立的年限也对高等教育基金会的捐赠收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成立时间越长的高等教育基金会知名度越高,越容易获得境外捐赠,因此,建议高等教育基金会可以通过适当扩大理事会规模,开拓经费筹集渠道。另外,高校的品牌知名度对捐赠收入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特别是在获取境外捐赠收入的过程中。这充分表明人们对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进行捐赠时,会考虑该高校的知名度以及教学质量。高等教育基金会的资产规模越大,越有利于提高捐赠收入,这有可能是资产规模化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对捐赠收入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建议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强化资产保值增值的意识,不断提高资产规模,提高基金会的捐赠收入,为筹集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提供更多的渠道。最后本文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基金会捐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基金会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当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