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地发展壮大,尤其是我国大中型建筑企业在海外大规模地承包工程项目,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与项目东道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这些文化差异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妥善的处理,往往会引发外派的项目管理人员与东道国政府部门、组织及当地雇员之间的文化冲突,并可能进一步转化为文化风险,进而干扰和阻碍项目的顺利进行,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目前,我国对跨国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管理的研究十分薄弱,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跨国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管理理论体系和框架。因此,最大限度的保证跨国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有效措施是持续不断地进行跨文化风险管理研究,建立完善的跨文化风险管理体系。首先,本文第一章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对跨国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管理进行了介绍,并明确了研究目的和意义,提出了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本文第二章对跨文化风险管理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项目管理理论、跨文化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三个方面阐述了跨国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然后,本文第三章对跨国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的形成过程、特征、类型、表现形式及后果影响等进行了分析阐述,并提出了科学实用的跨国工程项目的跨文化风险管理框架。接着,在上一章对文化风险因素分析阐述的基础上,本文第四章建立了跨国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指标体系及相应的评估模型,并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案例,运用ISM解释结构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评价模型对其进行文化风险因素层级划分与综合评价,验证了该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科学有效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三项防范跨国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的有效措施,并对全文做出了总结和展望。本文基于跨文化的视角对我国参与跨国工程项目所面临的文化差异和跨文化风险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探索,在理论和方法上有一些创新和突破,而且结合了具体的跨国工程项目案例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为我国今后参与跨国工程项目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