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型肝炎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肝细胞严重损害,以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肝脏疾病中最危险的临床类型,其发病急骤、病情重、进展快、疗效差、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不良。早期诊断、早期针对性和预防性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发现,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较多,然而,采用任何单一因素判断预后,均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况且,在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原、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机能状态情况下、不同的治疗措施,各指标的预测价值有所不同。此外,某些预测的临床指标具有主观性。如何选取更客观、更易获得、更简便、更精确的临床指标更为准确地判断重型肝炎的预后,以指导临床治疗,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临床出现多种数学模型或者评分系统用来评估重型肝炎和肝衰竭,进而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指导治疗。本文将介绍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及其改良评分系统、King′s College Hospital(KCH)标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预后的评分模型(scoring model of severe viral hepatitis, SMSVH)、简化急性生理评分Ⅱ(simple acute physiology score, SAPSⅡ)及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Ⅲ(acute physiology and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Ⅲ),并对它们在判断重型肝炎预后的意义方面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