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期一般指12岁到18岁,是个体身心发育的关键期,也是个体容易罹患心理疾病的高危期和自杀的高峰期。青少年的自杀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重点。深入研究青少年自杀问题产生的原因,对于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杀意念作为整个自杀行为的初始阶段,标志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处于极其危险的状态。而有自杀意念的青少年会一直处于自杀、抑郁和精神障碍的风险中。由此可见,探讨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整个自杀问题的研究和自杀干预措施的选择与实施都有着重要贡献。本研究在自杀的应激-易感模型、人际关系理论、动机意志整合模型和人类发展的生态生物学模型的基础上,考察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基本特点、变化趋势及其异质性特征,并进一步探讨情绪调节困难与自杀意念的共同发展变化趋势、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对两者共同变化趋势的影响以及环境因素在自杀意念异质性发展趋势中的作用。
本研究以21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釆用自杀意念/自杀企图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问卷、家庭环境问卷和青少年感知校园氛围问卷,结合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两种研究思路,进行为期一年、间隔半年的纵向追踪研究。研究一通过建立线性增长模型和混合增长模型考察了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发展轨迹及异质性发展亚组;研究二通过建立平行发展线性增长模型和双过程混合增长模型检验了初中生情绪调节困难和自杀意念的共发性发展变化轨迹以及异质性发展亚组的关联;研究三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了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情绪调节困难与青少年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模式以及在异质性亚组形成中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青少年自杀意念呈线性增长的趋势,随着年龄增高,自杀意念水平上升,且初始水平越高,增长速率越低;
2.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展变化轨迹存在两种异质性亚群组:自杀意念上升组和自杀意念下降组;
3.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困难与自杀意念存在共发性的发展变化趋势,且共同发展轨迹的特异性亚群组同青少年自杀意念异质性亚群组一致;
4.情绪调节困难在学校氛围和半年后的青少年自杀意念水平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而学校氛围和家庭环境亲密度均可以通过影响情绪调节困难的初始水平及发展速率进而影响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率;
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
1.自杀意念在青少年呈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并且存在两种发展趋势截然相反的异质性发展亚群组;
2.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困难与自杀意念存在共发性的发展变化趋势;
3.情绪调节困难在环境因素和自杀意念发展之间起到纵向中介作用,但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并不一致;
4.相比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是青少年自杀意念发展亚群组形成的重要预测因素和保护性因素。
本研究以21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釆用自杀意念/自杀企图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问卷、家庭环境问卷和青少年感知校园氛围问卷,结合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两种研究思路,进行为期一年、间隔半年的纵向追踪研究。研究一通过建立线性增长模型和混合增长模型考察了初中生自杀意念的发展轨迹及异质性发展亚组;研究二通过建立平行发展线性增长模型和双过程混合增长模型检验了初中生情绪调节困难和自杀意念的共发性发展变化轨迹以及异质性发展亚组的关联;研究三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了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在情绪调节困难与青少年自杀意念之间的作用模式以及在异质性亚组形成中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青少年自杀意念呈线性增长的趋势,随着年龄增高,自杀意念水平上升,且初始水平越高,增长速率越低;
2.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发展变化轨迹存在两种异质性亚群组:自杀意念上升组和自杀意念下降组;
3.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困难与自杀意念存在共发性的发展变化趋势,且共同发展轨迹的特异性亚群组同青少年自杀意念异质性亚群组一致;
4.情绪调节困难在学校氛围和半年后的青少年自杀意念水平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而学校氛围和家庭环境亲密度均可以通过影响情绪调节困难的初始水平及发展速率进而影响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初始水平和发展速率;
本研究主要研究结论:
1.自杀意念在青少年呈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并且存在两种发展趋势截然相反的异质性发展亚群组;
2.青少年的情绪调节困难与自杀意念存在共发性的发展变化趋势;
3.情绪调节困难在环境因素和自杀意念发展之间起到纵向中介作用,但在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中起到的作用并不一致;
4.相比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是青少年自杀意念发展亚群组形成的重要预测因素和保护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