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经典话剧作品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an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山西话剧的发展史为线索,论述了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山西的代表作家及其三个作品,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的话剧创作状况,其中以著名戏剧家李健吾先生为代表,他创作的大量的话剧作品突出的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同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他在创作上技巧圆熟,布局严谨,骨架匀称,在当时的中国戏剧界堪称大家。本文第一部分着重分析了他的代表作《这不过是春天》,通过对代表作的分析,试着去了解李健吾先生在戏剧创作中的美学思路。第二部分论述了山西话剧创作的第二个高潮,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文学家及他们的戏剧文学创作。在这一时期的戏剧文学创作中,山西作家群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创作倾向,即“乡土文学”的特征,无论是他们的作品主题,亦或是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无论是他们的生活环境,还是他们受到的文化影响,都深受山西这一地域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他们在戏剧创作中别具一格的特点。该部分以《两个世界》为例,重点从语言和当时创作的社会环境方面入手分析作品。第三部分论述了新世纪山西话剧的创作情况,突出论述了山西本土作家姚宝瑄先生创作的反应晋商文化的话剧《立秋》。该作品在全国一炮走红,演出足迹遍布大陆,台湾,加拿大等等。该作品的成功不仅引发了全国对山西话剧的关注,更引发了对晋商文化以至山西文化的关注;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作家对山西文化准确的把握成为该剧获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剧本中所显示出的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底蕴,成为研究的关键,通过研究话剧《立秋》,试着去了解新时期山西话剧的创作特点。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以上三个部分的研究探讨,完成了对山西话剧史的梳理,完成了对山西三个时期的剧作家及其戏剧创作的分析,形成了对山西话剧的完整认识。全文以历史的眼光,使用了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了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关于山西戏剧的大量的史料及文学剧本进行了详细的整理与分析,使对山西戏剧创作的研究不仅仅是囿于史料的简单整理,或者是对文学剧本的简单分析,而是使其进入了文化研究的范畴,从而提高了山西戏剧研究的水平。对山西话剧做所做的纵向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去认识和理解山西话剧;对新世纪的山西话剧做一个横向研究,有助于山西话剧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2013年,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提出了'工业4.0'概念,并将其描述为通过充分利用'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同时,
在我国古典文学里,有一个特别的分支一诗论,诗论在古典文献里拥有丰富的材料,是我国古典文论重要的一支,本文选择了《诗人玉屑》这本诗论著作,作为诗论语言研究的突破口,试图
目的:通过支气管镜氩等离子体凝固(argon plasma coagulation,APC)方法建立支气管狭窄动物模型,而后应用新型冷冻探针进行冷冻治疗,进而评价新型冷冻探针对支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以及冷冻机制探讨,为后期新型冷冻探针进行临床人体试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所使用的新型冷冻探针区别于常规冷冻探针,探针前端具有一定的弯曲角度,并具有超弹性、记忆性和可自复性,已经完成对新型冷冻探针自弯
<正>乌镇戏剧节发起人之一的孟京辉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起这样一段经历,去年,他去法国南部,参加阿维尼翁戏剧节。"我在街上看到一个人,这个人在发戏剧的宣传单,他摆出一个姿势,
<正>小雨让整个江南水乡古镇——乌镇西栅景区看上去雾蒙蒙的,雨水打在青石板路上轻溅而起,间或碰见一个脚踩绣花鞋手持油伞匆匆而过的旅者,一瞬间就会让人产生强烈的穿越感
<正>10月30日~11月9日,第二届乌镇戏剧节再次华丽来袭。此次,乌镇戏剧节的年度主题为"化",是"幻化、发展、蜕变"的意思,此主题部分得自于希腊文和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
<正>编者按《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运行报告2016》是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的一份报告,内容涉及英国等12个国家近年来的财政运行状况,资料性强,参考价值大,本刊现
资源一直是个永久的话题,尤其是对于高耗能、高污染的水泥行业,石灰石矿山的需求非常大。但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绿水青山,国家对矿山资源的开采权审批越来越严苛,甚至
<正>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成功地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进入新时代,改革进入全
律诗发展至中唐,经过诗人杜甫的大力开掘,诗歌从内容和至形式上都已成熟,因此各家诗派纷纷以杜甫为宗向多元的方向发展。诗人王建也是在这种诗风的影响下确立了自己独特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