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以来,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教育资源的倾斜加速了校园建设高涨的浪潮。与此同时,校园内的配套公建拔地而起,争相成为校园内最醒目的标志物。高校体育馆正是这其中最象征性的代表。与城市体育馆相比,高校体育馆有其自身的特性,对体育馆复杂功能的要求、空间可塑性、经济效益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都更加严苛。并且当下的高校体育馆仍普遍存在使用效率低下,资源浪费问题的存在,高校体育馆也越来越多的承担起一部分社会体育馆的职责。而体育馆主体比赛空间的设计,更是决定了体育馆的质量。本文以作者在读研期间参与的导师工作室实际工程项目—一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体育馆为实例研究对象,配合高校体育馆相关资料的参考,对高校体育馆的主体空间功能复合设计展开项目研究。通过整理高校体育馆功能复合设计的研究现状,功能定位,制约矛盾,分析功能复合下的看台形式、场地选型,依托成功案例的设计思路,归纳出较为典型的功能复合空间组合模型。研究成果将为南师中北学院体育馆项目提供设计参考。同时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结合场地研究,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功能复合空间的专项设计等方面,不断优化中北学院体育馆的方案设计。本文分为上下两个篇章进行说明。上篇为基于中北学院体育馆项目的设计研究报告,下篇为体育馆项目的设计成果展现。设计研究报告公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节从选题出发,对体育馆项目的研究背景及研究范围作基本界定,并对中北体育馆项目的项目概况进行交代,包括:区位、规划、基地、校园四个方面。最后梳理全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节对体育馆的主体空间进行功能复合专项研究。从功能定位、场地选型、看台设计、结构与空间形态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希望能够为体育馆的设计提供详尽的参考依据。第三章节是针对第二章节的各项梳理,总结出适应不同类型体育馆的比赛厅空间组合模型。结合案例说明各模型的实际应用效果。第四章节回到中北学院体育馆项目本身,以前文的研究成果为参考依据,对方案进行场地研究,方案概念,功能布局,流线组织及复合空间的具体设计及优化。下篇对整个设计成果进行梳理,以文本的方式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