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insu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鲍德里亚作为20世纪法国具有世界性影响力的哲学家,一生著作颇丰。他的思想复杂深刻,尤其是他对于技术文化发展的思考涉及到当今中国社会遇到的现实问题,研究鲍德里亚关于技术文化的思想,对于分析并处理当代中国遇到的技术文化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主要对鲍德里亚复杂思想体系中的技术文化批判思想进行解读和评析,并揭示其思想的启示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阐述了鲍德里亚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发展进程。鲍德里亚技术文化批判思想是对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理论的延续,德波景观社会理论的深化,巴特符号学分析方法的应用和麦克卢汉媒介技术文化理论的借鉴。其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发展历程前后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走向符号化,第二阶段是大众媒介批判,第三阶段是对高技术之物的批判。系统梳理了鲍德里亚技术文化批判思想的基本内容,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鲍德里亚对物走向符号化的解析、大众媒介批判思想和对高技术之物的批判。鲍德里亚对物走向符号化的解析的分析思路是从对“物”的解析为开端,经历对“物”走向符号化的分析,最后实现了对物的符号化的批判。鲍德里亚大众媒介批判思想有其特定的理论背景,其媒介批判思想包括对媒介技术的分析和对媒介技术社会影响的分析。鲍德里亚对高技术之物的批判集中体现在物的“致命策略”和“完美罪行”的批判意蕴中。评析了德里亚技术文化批判思想。鲍德里亚的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在前期具有悲观主义的弱技术决定论的特征,中期属于媒介技术决定论特征,后期转变为强技术决定论特征与自然主义反技术态度。总体来看,鲍德里亚技术态度从弱技术决定论走向强技术决定论的进程。鲍德里亚技术文化评判思想具有片面的深刻性。本研究技术文化批判视角解析鲍德里亚思想,有助于深化对鲍德里亚思想的认识,对于丰富技术文化批判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于认识理解和促进当代中国技术文化健康发展具有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最近一段时间,“爱国三问”又热了起来。中央电视台的《开学第一课》讲“爱国三问”,一些大学的开学典礼,也提“爱国三问”。  什么叫“爱国三问”?简单说,就是提出关于爱国的三个问题,让你来回答。一问:“你是中国人吗?”二问:“你爱中国吗?”三问:“你愿意中国好吗?”  在央视的新闻节目中,我亲眼看到一所大学的6000多名学生,集体回答校长提出的这三个问题。校长问:“你是中国人吗?”学生们响亮地回答:“
期刊
意境范畴以“天人合一”理论为哲学基础,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逻辑发展与生命同构。“道”是意境理论的源头,同时又是意境的最高范畴。意境范畴的逻辑发展从“道”出发,主要分
  本文首次全面、系统地从伦理学的视域介入小康社会之研究。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梳理了我国自先秦而近代而当代社会的小康理论与实践发展脉络,并在此基础上
  本文主要探讨韩愈政治伦理思想中的“惠民”的“有为之道”,从韩愈的《论佛骨表》入手,对韩愈的反佛思想进行溯源,论述“惠民”思想;以“惠民”为基点,指出“惠民”即“有为”
该文的思路是先探讨什么是VR及虚拟现实的文化特性,然后就作者的观点论述虚拟现实对文化世界的冲击,最后论及虚拟现实的文化价值.虚拟现实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本质即实践生存.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