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进入21世纪以后,人类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阶段。中国也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最新调查表明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27亿;70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超过2000万。我国60岁以上的老人中,血管性痴呆发病率占3.2%,患者总数在300万以上。认知功能障碍是脑退行性病变的行为表现,其最严重的病理状态是痴呆症,不仅给病人带来长期痛苦,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且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由于目前国内外对控制此病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因此世界各国的老年病研究机构均将其列为未来10年的研究重点,我国也将其纳入国家攻关项目。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的详细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VaD与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炎症反应、自由基、胆碱酯酶和细胞凋亡、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学说有关。近几年研究发现内源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做为一种新型神经递质参与了海马区学习记忆的过程,在长时程增强中发挥作用。
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内源性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CO)体系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对组织器官的保护作用。在缺血性脑损伤中,HO-1/CO系统具有抗氧化、稳定细胞膜和线粒体膜、抑制细胞凋亡等作用。HO-1/CO系统的保护作用是肯定的,但是在VaD大鼠模型中,运动训练是否会对HO-1/CO系统产生影响及康复训练改善VaD大鼠的认知功能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康复训练是否通过影响HO-1的表达而达到改善学习记忆功能,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本研究通过建立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观察HO-1的表达变化,探讨康复训练治疗VD的具体机制。
方法:
研究分为二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以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后从中间剪断的方法来制备VaD动物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假手术组;造模成功后康复训练组进行康复训练,持续4周,每周训练6d,每天训练1次。对照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结束后应用MG-2Y-型迷宫实验对各组大鼠进行学习和记忆能力测试。实验在安静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大鼠受电击后一次性从起步区逃至安全区的反应为“正确反应”,否则为“错误反应”。学习能力:大鼠受到电击后从起步区直接跳到安全区为正确反应,用在达到连续10次电击中有9次可以做出正确反应前所需的电击次数,即错误反应次数(error number,EN)作为其学习成绩。所需电击次数越少表明学习能力越强。记忆能力:上述达标大鼠在休息24h后,同法检测记忆能力,用大鼠10次电击中的正确反应次数(correct number,CN)作为记忆成绩。第二部分采用HE染色、HO-1mRNA水平测定,比较其差异。
结果:
1、Y-型迷宫测试:与假手术组相比,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的学习和记忆成绩均劣与假手术组。康复训练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提示康复训练组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得到改善。
2、病理学检测:海马组织CA1区HE染色观察可见:康复训练组:海马神经元数目增多,层次较清晰,结构排列较整齐,细胞核规则,核仁清晰,染色质丰富,见少量核固缩变性的神经元。对照组:海马神经元数目减少,轮廓不清,结构排列松散,细胞间隙增宽,胞核体积变小,染色变深,呈核固缩表现。假手术组:海马区神经元数目丰富,细胞轮廓清楚,边界整齐,结构紧密,核仁清晰,染色均匀。
3、HO-1mRNA表达测定结果: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各组均可见HO-1mRNA表达,康复训练组及对照组HO-1mRNA.表达高于假手术组,康复训练组又高于对照组。电泳条带分析结果显示,康复训练组HO-1mRNA表达转录水平最高,对照组次之,假手术组最低。
结论
1、VaD大鼠海马HO-1mRNA表达轻度升高,可能与大鼠大脑缺血缺氧有关。
2、康复训练可能通过增加HO-1mRNA表达,改善V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