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听力残疾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p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2006年第二次全国听力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库资料和太原市城区老年人听力调查为基础,通过统计得出山西省听力残疾的分布、致残相关因素(重点是调用数据库调查人口基本状况、听力残疾人口基本状况、听力残疾和多重听力残疾分年龄、城乡、性别的听力残疾等级、主要致残因素)、康复建议-康复形式等数据,以太原市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残疾调查为补充,进一步对山西省的听力致残因素进行探索,在此基础之上提出符合省情的听力残疾防治规划建议。目的:(1)描述全省听力残疾及多重听力残疾人群及地区分布特征;(2)对山西省听力残疾的相关因素进行探索;(3)针对山西省特有的听力残疾状况,对听力残疾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1)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山西省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山西省被抽中调查小区内的常住的人口。本次调查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抽样方法,在山西省抽取22个县(市、区),88个乡(镇、街道),共176个调查小区,平均每个调查小区420人左右。山西省共调查了22297户,调查的抽样比为2.23‰。发现听力残疾957人。(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山西省数据库资料分析:重点分析内容是山西省听力残疾及多重听力残疾的绝对人数及现患率;听力残疾及多重听力残疾人按年龄、职业、性别、城乡及地区的分布;听力残疾因素归类分析;康复现状及康复需求分析;运用SPSS13.0,通过对第二次抽样调查数据库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并与第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3)随机抽取太原市城市社区的60岁以上老年人876名,采用LK-1助听评估仪分别测两耳0.5kHz、1kHz、2kHz、3kHz和4kHz听阈;查12小时空腹血糖.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取听力较好耳0.5kHz、1kHz、2kHz的平均值作为平均听阈,分别以平均听阈、3kHz听阈及4kHz听阈作为应变量,采用SPSS13.0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累加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1)描述听力残疾及多重听力残疾人年龄、职业、性别分布特点。调查结果显示随年龄的增大,人群现患率有不断增大趋势(χ~2=2298.002,p<0.05),60岁以上的听力残疾人占到听力残疾总人口的69.70%;男性现患率与女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286,P>0.05),6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残疾男女性别现患率有差异(χ~2=10.529,P<0.05),对太原市区60岁以上听力残疾调查发现60岁以上老年人男性现患率高于女性(χ~2=30.268,P<0.001);随文化程度的增高,人群现患率逐渐减小(χ~2=631.041,p<0.05);太原市区60岁以上老年人随收入的增高听力现患率增高(χ~2=8.597 ,p<0.05),3kHZ听阈(F=4.563, P<0.05)及4kHZ听阈组(F=6.5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山西省听力残疾分布显示临汾、晋中和阳泉人群现患率高于其他地市,特别是临汾市的现患率最高,为2.85%,远高于全省抽样调查的人群听力现患率1.28%。全省的听力残疾人中有23%是城镇居民,77%是农村居民。听力残疾城市现患率为0.84%,农村为1.52%,农村显著高于城市(χ~2=61.8396,P<0.05),城村听力残疾现患率总体上有差别。与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山西省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是听力现患率为1.48%,占所有残疾构成的33.31%, 2006年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我山西听力残疾现患率为1.28%,占所有残疾构成的21%。与1987年第一次抽样调查结果相比,听力残疾数量上升,比率下降。(2)听力残疾原因归类分析。疾病是听力残疾的主要致残因素(占所有致残原因的69%),其次是原因不明,占15%;遗传、先天异常或发育障碍占4%。调查发现,0-17岁与60岁以上的听力残疾人的致残原因明显不同,0-17岁主要是由于药物中毒和原因不明(各占22.73%)、遗传(占18.18%)、母孕期病毒感染和中耳炎(各占13.64%)。60岁以上听力残疾致残原因主要为老年性耳聋(占66.49%),其次为中耳炎(占9.72%)和原因不明(占8.48%)。在城市和农村排在前三位的病因都为老年性耳聋,原因不明性耳聋和中耳炎;致残原因农村构成高于城市的有原因不明性耳聋、中耳炎、遗传性耳聋、传染性疾病、母孕期病毒感染及新生儿窒息,而噪音和爆震、药物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导致的听力残疾城市均高于农村。对太原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听力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得出高血压组平均听阈(t=-2.240,P<0.05)、高血糖组平均听阈(t=-2.556,P<0.05)、高甘油三脂组的平均听阈(t=-2.715,P<0.05)、高胆固醇组的平均听阈(t=-3.106,P<0.05)、高密度脂蛋白异常组的平均听阈(t=-2.580,P<0.05)及3kHz听阈(t=-2.294,P<0.05),与正常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而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OR=38.552, OR95%CI:9.375~75.477)、男性(OR=6.742, OR95%CI:3.288~8.475)、高血糖(OR=1.520, OR95%CI: 1.002~2.096)、高胆固醇(OR=1.451, OR95%CI: 1.024~4.386)和高甘油三酯(OR=2.334, OR95%CI:1.120~4.717)是听力损失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3)康复现状及康复需求分析。山西省的康复形式以机构康复为主,社区家庭康复为辅;康复内容以医疗服务为主,康复训练为辅。听力残疾人需求第一位是辅助器械(占40%),第二位是医疗服务与救助(占27%)。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全省听力残疾人与1987年相比,总数有所增加,年龄结构向老龄化发展。但是山西省听力残疾性别现患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听力残疾随年龄的增加现患率逐渐上升,75岁是听力现患率的患病率拐点,可能是因为研究对象选取的75岁以上人群大都身体健硕,导致听力残疾现患率下降;听力残疾随收入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原因可能为随着收入的增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相对应的体检的机会也较多,更能及时的发现听力损失;听力残疾主要的原因为耳毒性聋、老年性耳聋、原因不明性耳聋和中耳炎等。此外,高血压、高血糖、胆固醇、高甘油三脂和高密度脂蛋白也是听力残疾的致残相关因素,预防高血糖、高血脂的发生对延缓听力损失,提高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现实意义。耳毒性聋和原因不明是0-17岁听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结果提示我省的药物中毒致残和母孕期病毒感染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很多,需引起政府的重视,对山西省的耳毒性药物的使用还要加强监管,以降低其致残影响,做好孕前、孕期耳聋预防,减少新生儿听力出生缺陷。60岁以上老年人致聋的主要原因是老年性聋,应对此病加以积极预防。在康复需求方面,无论康复形式还是康复内容离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的满足还相差很远,要满足不同等级的听力残疾人的不同需求,还是我们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是最明确也是最直接的要求。因为高校是学生们学习知识、不断成长的重要培训基地,是培养人才的摇
矿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开发、加工和利用的过程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如大气、水、噪声污染等
刑法与民法同属实体法,在某些用语和概念上有相通之处。但是,民法与刑法又各自有着独立的品格,二者在性质、侧重点等方面有着诸多的不同。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义务
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传播学者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在研究农村和城市地区人们的媒介接触及影响状况,而对处于农村和城市边缘地带的城中村很少关注。由于笔者一直以来对城中村的存在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经济形式相继迸发,新的经济法规也随之应运而生。只要是出现新鲜的事物,就需要新的准绳去牵制。人在社会中生存,经济是连接人与人关系的最基本的
介绍了电子舌的概念、基本结构及其发展历史,重点讨论了电子舌系统的技术背景。电子舌通常由三大部分组成,一是传感器阵列,包括PVC薄膜传感器阵列、Langmuir-Blodgett修饰膜
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发展和创新的核心资源,是第一资源。在军队人才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军队人力资源管理也应与时俱进,积极吸收现代管理理论的成果,形成传统管理
肿瘤血管是肿瘤生长和转移的病理基础。血管生成因子是一类能诱发血管生成的可扩散性物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促进新血管生成的作用,bFGF的过度表达
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是重要的地质资源。广东境内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是国内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但对其空间分布规律和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认识滞后于
经典粗糙集理论是完备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其主要思想是在保持分类能力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知识约简,进而导出问题的分类规则或决策规则。但是完备信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