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采用土培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以茄子氮、磷、钾需求规律为基础,研究了氮、磷、钾用量对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得出适宜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形成的氮、磷、钾用量;在此基础上,以膜下滴灌方式,分别采用水肥一体化和袋控缓释肥方式,进一步研究了施肥方式对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茄子水肥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茄子干物质积累量随生育期延长呈逐渐增加趋势,各器官和总营养体干物质动态变化符合Logistic方程Y=a/[1+exp(b+ct)]。随氮、磷、钾用量增加,秋冬茬和冬春茬茄子总营养体干物质积累量最大速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一定用量范围内,随氮、磷、钾用量增加,茄子根系长度增长,表面积和体积增加,根系活力提高,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叶片净光合速率(Pn)、ΦPSII、qP和Fv/Fm均增加;超过一定用量范围后,其根长度、表面积、体积均减少,根系活力下降,光合色素含量及ΦPSII、qP和Fv/Fm均有所下降。秋冬茬中,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数量随氮、磷、钾用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冬春茬中,细菌数量随用量增加呈逐渐降低趋势,而放线菌数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两茬试验中,真菌数量均随用量增加而增加。与不施肥相比,秋冬茬中减量40%、减量20%、100%用量和增量20%处理增产幅度为63.5%76.7%;而冬春茬中,减量20%、100%用量和增量20%处理增产幅度为46.9%57.4%。秋冬茬中减量20%和40%处理品质较高,冬春茬中100%处理品质较高。两茬试验中,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而肥料吸收比例、肥料生理利用效率、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肥料表观利用效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2.综合以上指标分析,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从节约肥水且不影响产量和品质及土壤微环境等方面考虑,秋冬茬(115 d)最适肥料用量为:N 150.10250.16 kg·hm-2、P2O5126.08210.14 kg·hm-2和K2O 328.71547.86 kg·hm-2,氮肥表观利用效率为35.1%37.9%,磷肥表观利用效率为30.0%35.2%,钾肥表观利用效率为40.6%44.4%;冬春茬(130 d)最适用量为:N 233.29291.62 kg·hm-2、P2O5 146.67244.44 kg·hm-2和K2O 507.76634.70kg·hm-2,氮肥表观利用效率为33.8%35.6%,磷肥表观利用效率为19.4%22.5%,钾肥表观利用效率为40.3%43.9%。3.两种施肥方式等量用量条件下,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相比,袋控缓释肥处理根、茎、叶和总营养体干物质积累量均较大,Pn、ΦPSII、qP和Fv/Fm较高,根际土壤细菌数量较多,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活性、氮、磷、钾肥料偏生产力、肥料吸收比例、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肥料表观利用效率均较高,产量亦较高;而根长度、表面积、体积较小,根系活力较弱,根际土壤真菌数量较少,碱性磷酸酶和脲酶活性均较低。与水肥一体化100%用量相比,袋控缓释肥减量20%处理下其茎、叶和总营养体干物质积累量均较大,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和Pn较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无显著差异。4.综合各指标,袋控缓释肥减量20%条件下,其茄子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均与水肥一体化100%用量无显著差异,说明此施肥方式能满足茄子高产优质的需求,虽一次性填埋费工,但后期管理方便简单,只浇清水,可作为一种新型施肥方式在设施茄子生产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