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问题是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选择进入城市,人口流动问题成为了当前城市化研究的热点。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的人口数据,由于数据空间分辨率不高,难以反映建成区内人口分布的实际情况,人口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分析与应用精度也不高。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相比,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作为最新型的夜间灯光数据,它包含了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基本特征,将分辨率提高到了500m,在时间跨度上也包含了日数据、月合成数据与年合成数据。因此利用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提升人口流动空间分辨率与细化研究时间单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辽宁省为研究区域,选取2012年4月-2019年4月(除每年的5、6、7月)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采用阈值法提取十四个城市的建成区,并结合统计人口数据建立线性模型,利用人口流动趋势、速度、规模等指标分析辽宁省人口流动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辽宁省的人口数量在逐年减少,沈阳市及大连市的人口数量增长缓慢。由辽宁省各市年际人口数量可知,人口数量极值差最大的城市为朝阳市,差值为23.91万人;人口数量极值差最小的城市为本溪市,差值为4.67万人。除沈阳、大连,其他城市的人口数量最小值分布在2017年、2018年、2019年,人口数量最大值分布在2012年和2013年。(2)人口流动的趋势具有季节性。将研究时间划分为秋季:8-10月,冬季:11-1月,春季:2-4月,通过2012-2019年辽宁省各市的月平均人口数量,分析可得年内人口数量变化曲线。从曲线图来看,沈阳和大连的人口在年内无明显流动趋势,其他地级市的人口在春、秋两季出现较明显的流动趋势。(3)行政级别高的城市人口流入剧烈,行政级别低的城市人口流失剧烈。辽宁省各市的人口流动速度在0.23-0.69万人/月。2012-2019年的月人口流动规模指数都呈负数,其中抚顺市的月人口流动规模指数为-0.47%,大连市的月人口流动规模指数为-0.05%。由此可见,副省级城市均领先于其他地级市。(4)人口流入中心区与流失中心区逐渐显露。通过对人口空间集中度的分析,辽宁省的人口流入中心区分布在沈阳以及大连这两个副省级城市,大连市更为突出;除了两大副省级城市外,辽东地区的人口流入规模也较高;人口流失中心区在2012-2019年由辽宁省内部向外扩散,进而逐步转向辽宁西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