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城市自然环境的日益恶化、城市交通的拥堵都使得旅游度假从原本可有可无的生活元素逐步演变成生活要素。随着旅游度假产业在城市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休闲度假村这种景观形态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国内现在针对休闲度假村的研究多从环境布局,生态保护的角度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发展中如何实现度假村景观空间形态与人类行为模式的有机耦合,如何维系度假村场所精神和全面提高度假村空间的活力性和地域性将是未来休闲度假村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以上前提,在休闲度假村的设计过程中引入游憩学原理,对休闲度假村的景观塑造和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并同时立足于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多种学科作为理论前提,探讨国内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的可行性模式。在内容上,本文先就度假村概念进行界定和空间分析,并结合大量国内外案例进行对比从而总结出目前国内度假村设计的不足之处——度假村同质化现象严重,游憩承载力低下,人们与环境难以互动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等现象成为目前我国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的通病。然后引入游憩学概念,分别研究游憩主体、游憩客体和游憩活动三个重要构成要素,通过对度假村中游憩者需求机制的分析找出游憩理念影响休闲度假村景观设计的主要因素。之后,笔者依据游憩者需求机制的不同提出未来我国休闲度假村应如何在满足各类游憩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规划和景观布局,将研究结论应用于实例,对巢湖金孔雀休闲度假村进行理论指导,提出金孔雀度假村空间结构合理的发展模式和游憩品质优化对策,旨在通过研究结论对今后的景观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