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肉瘤(Osteosarcoma)又称成骨肉瘤(Osteogenic Sarcoma),是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是由肉瘤性骨母细胞及其产生的骨样组织和骨小梁构成,是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非常罕见,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2%,骨肉瘤占原发骨肿瘤的35%,其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明确。骨肉瘤分为原发与继发。原发性骨肉瘤是指没有先前的病损直接发生;继发性骨肉瘤是有先前的病损或放射治疗后出现者。儿童和青少年90%以上是原发的,与此对应,60岁以上发生的骨肉瘤,约有1/4的患者是继发的,如Paget’s病继发骨肉瘤。骨肉瘤通常以11~25岁好发,以股骨下端最常见,特别是干骺端和骨骺端,而在肱骨和胫骨最常见的是近端,腓骨以上端多见。骨肉瘤按其肿瘤细胞及组织分化方向,可分为骨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纤维母细胞型。与其他肉瘤一样,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其次是骨。骨肉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块、局部功能障碍、全省症状等;骨肉瘤X线有成骨、溶骨表现,骨膜下有明显的新生骨增生,表现为典型的Codman三角(袖口征)、“日光照神”现象、葱皮样变等。一般来说,骨肉瘤的恶性程度较高,易出现复发和肺、骨转移,5年生存率低,致残率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低下。近十年来,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多药联合化疗、保肢手术、肺转移瘤清扫术及经改良分级系统的开展运用,使骨肉瘤在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5年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但骨肉瘤仍是一种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的肿瘤。随着中药抗肿瘤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骨肉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目的本文探讨应用中药为主治疗骨肉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观察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门诊应用中药为主治疗的原发性骨肉瘤术后患者36例,观察其1、2、3年生存率,复发及肺、骨转移情况,评价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以Enneking功能评价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情况,用药的安全性并观察其近远期疗效。结果获访33例患者1年生存率约为为96.0%,2年生存率约为94.0%,3年生存率约为90.0%。出现局部复发转移为4例,发生率为12.1%。33例患者治疗前后采用Enneking功能评价,其中治疗后最高分为30分,最低分为18分,平均27.6分,低于15分者0例,15分—21分者4例,21分以上者29例。出现骨肉瘤术后并发症6例,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8.2%。服用药物安全,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药为主治疗原发性骨肉瘤术后患者,能提高生存率,降低复发及转移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减少骨肉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服药安全,近期疗效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