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的产权离散与治理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dx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参考有关产权论述的理论中,将数学中的“离散”概念引入产权分析,并以之分析我国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并力求找到解决办法。 国有企业低效率的症结在于两种“离散”——委托人离散和产权离散。国有企业的委托人离散是指国家所有权职能被不同的政府部门或机构分散履行。委托人离散的危害是造成国有控股公司的“所有者缺位”、产权不清晰和治理结构不规范。根据功能定位和行为取向,本文将离散的国有产权委托人分为“经济类委托人”和“非经济类委托人”,并通过数理模型分析证明:合并两类委托人,是解决所有者缺位和明晰国有控股公司产权的制度改进。真实意义上的产权离散发生在剩余权利领域,是指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不对称。它的引入使产权离散成为一种分析方法,并使完整的产权研究发展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般权能分析,第二层次是剩余权利分析。在两种离散中,委托人离散是内部人控制的终极原因,产权离散则是内部人控制的直接原因和表现。所以,国有控股公司的治理问题就是国有公司产权离散的治理。 公司治理研究应该包含治理要素、治理机制、治理模式、治理结构方面。公司治理是剩余权利的配置过程,即解决产权离散问题。治理的意义在于减弱或消除各“利益相关者”的产权离散。“股东至上”逻辑下的治理形成了一系列产权离散,而“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共同治理”则可以使各主体的产权离散最小化。因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是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的目标模式。内部人控制是国有经济两种“离散”的集中体现。因而,就控制内部人控制来说,国家所有权约束的强化是更为根本的。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担任班主任工作确实很累、很琐碎,还需要老师有很强的责任心和爱心。在长时间的师生交往中,班上的学生乃至整个班级就烙上了班主任老师为人处世、治学态度等方面的影子。可能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