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如何使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利益趋于一致,已成为企业获取长期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从最优契约理论出发,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关系是高管与所有者利益一致重要特征,而受热议的“天价”薪酬,高管薪酬与企业的业绩严重脱钩的现象的频发,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市场经济中重要的活跃主体民营企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民营企业中高管团队在企业重大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的重要作用,是民营企业的权力决策中心。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管理层权力的相对集中,在制定薪酬方面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易造成高管的自利行为。高管薪酬一直以来是一个备受关注与争议的话题。本文基于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历程,采用全体高管薪酬总额等多个新变量,从“管理层权力——企业绩效——薪酬”的视角,运用多个指标合成管理层权力指标,以了解“最优契约理论”和“管理层权力理论”对中国高管薪酬现象的解释力度,研究高管是否运用权力,操纵业绩并正面影响其薪酬的行为过程,以期为中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制度的改善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对2008~2011年的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发现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正相关,而与市场业绩的相关性较弱,这表明高管薪酬契约并未与真实的企业绩效挂钩。就管理层权力对高管薪酬的贡献度而言,管理层权力与高管薪酬正相关,即管理层权力越大,高管薪酬越大;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管理层权力相对较高的民营企业中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度较高。在高管薪酬与盈利性业绩、其与亏损性业绩的相关性的研究中,根据模型2检验结果,我们发现当民营企业高管通过盈余管理提高会计业绩时,会计业绩与管理层权力交乘的系数显著为正,即高管利用管理层权力提高会计业绩与高管薪酬的相关度,而亏损性业绩与管理层权力交乘的系数显著为负,即高管利用其权力降低亏损性业绩对其薪酬的负面影响。就民营企业中盈余管理现象而言,民营企业存在高管对企业会计的操纵行为的现象。当会计业绩为正时,高管利用操纵性业绩提高企业会计业绩,同时利用其权力提高操纵性业绩对高管薪酬的正面影响力。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研究对象的选取,关于高管薪酬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集中于国有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而民营上市公司与国有上市公司在其成长历程、受市场因素影响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民营企业的高管薪酬制定过程表现出其自身的特征。本文选取了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了解该类性质的企业高管薪酬契约激励有效性的现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实证了在不同程度的管理层权力的民营企业中,管理层权力对薪酬的影响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相对其他企业而言,管理层权力相对较大的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较高。本文实证了管理层权力是民营高管提高薪酬水平的重要方式。一方面民营企业中的高管利用其权力直接提高其薪酬水平,另一方面民营企业高管提高企业会计业绩时,利用其权力提高会计业绩对高管薪酬的贡献力,同时降低亏损性业绩对高管薪酬产生的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当会计业绩为正时,高管利用操纵性业绩提高企业会计业绩,高管往往会利用其权力提高操纵性业绩对高管薪酬的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