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男排建队50年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与起伏,走过了一条曲折而坎坷的道路。回顾中国男排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许多值得研究与思考的问题,有经验也有教训。随着世界排球技战术思想的不断演变,中国排球的技战术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每个时代和阶段的技战术思想也都体现着当时的时代性和阶段性。中国男排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战术风格。那时候的中国男排以注重技巧、快速全面、善于变化、攻守平衡的特点称霸亚洲排坛。1979年中国男排在亚洲锦标赛中一举夺魁,随后中国男排创新了“鱼跃救球、前飞、背飞、拉二、拉四”等先进技术,发扬了我国男排“快速灵活”和“集体配合”的优点,获得世界锦标赛第五名的好成绩。进入21世纪后,中国男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然而中国男排的战绩却在人们的期待中一次又一次的与胜利失之交臂,并且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其表现出的运动技术水平已经相对落后于当今世界排球的发展。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让世界有了一次了解中国的机会,也让中国男排有了一次重新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完成奥运目标,针对当前形势,中国排协制定了新的技战术指导思想,即“技术全面,突出特点,准确熟练,快速善变,发展高度,不断创新,加强体能”。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排以两胜四负的成绩成功晋级八强,以并列第五名的成绩结束了自己的征战之旅。这个成绩,不仅实现了中国男排赛前制定的“打一两场让观众满意比赛”的目标,而且超额完成了任务。但是,名次并不等同于实力,中国男排的道路仍很漫长。在排球运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排球能否在以后的大赛中继续进步,能否屹立于世界排球强队之林,就取决于中国男排能否从实际出发,科学训练,尽快与世界排球运动的发展接轨。因此,我们应当针对中国男排的现状找出存在于中国男排身上的问题,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对策,从而为中国男排下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第二十九届奥运会是中国男排最近的一次比赛也是最能反映自身问题的一次比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回顾了近个半个世纪中国排球技战术指导思想的变化,结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外参赛各队的技术、战术及相关因素的数据,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分析,从中探寻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的技战术特点、相关因素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分析中国男排与世界男排强队间的差距及其原因。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中国男排(1)得分情况(2)技术的发球,拦网,扣球(3)战术的强攻,快攻,后排攻,一攻及防反(4)相关因素方面的体能,心理,信息,中外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但是在身高、弹跳等方面并不存在明显的差距,甚至有不小的优势。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中国男排与世界强队比赛的数据分析,结合世界男排运动的发展趋势,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分析得出中国男排应该在新的形势下扬长避短,继承传统,改正缺点,中西结合,培养新的特点。在技战术指导思想上,中国男排应当坚持“技术全面,突出特点,准确熟练,快速善变,发展高度,不断创新,加强体能”,积极探索“合理、简练、实效”的进攻模式,形成“全面化、立体化”的进攻和防守阵型;全面提高技术基本功,加强发球的攻击性和稳定性,带动我国男排一攻能力的提高,提高拦网的个人技术及集体拦网的区域性配合,丰富战术变化,提高一传和防守的到位率,以快变为主,合理组织立体化进攻。同时中国男排应当合理构建队伍结构,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加大基础科研攻关能力;积极组织教练员进行各类培训学习,提高教练员的技战术素养,创造有效的竞技排球科研方法,使其在比赛过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场情况,能够做出科学合理的应变对策;加大对信息资源获取的投入力度;在运动员的体能上,加强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特别是专项素质训练;在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上,加强交流学习,不断创新技战术。只有做好以上各方面的工作,中国男子排球队才能重新夺回亚洲霸主的地位,成长为世界排球强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