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集胞藻6803对6-去氧伪莽草毒素、栀子苷转化进行研究,通过过滤除菌法、平板划线法、分光光度法等改进了培养基配制方法,得到了纯化的藻种,测定了藻细胞、叶绿素浓度含量变化曲线,当藻液吸光度值达到0.3-0.5时进入对数生长期,掌握其生长规律,为体系扩大培养并用于后续实验提供基础信息及参考依据;经回流提取、大孔树脂柱富集、硅胶柱分离纯化、高效液相检识,对底物进行了提取制备及纯度检测,得到了纯度达90%以上的环烯醚萜类底物栀子苷24g,建立了研究化合物所必需的药化方法,制备的大量物质可充分用于转化实验中的重复性研究实验;结合集胞藻6803的培养情况、底物6-去氧伪莽草毒素和栀子苷稳定存在的理化因素及相关生物转化条件的研究,初步确定了体系转化底物的条件;经预实验及重复性实验可知集胞藻6803体系在一定条件下,5天中可转化部分6-去氧伪莽草毒素,经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质谱等技术可确定产物为极性小的物质,出峰时间为28min,分子量为265,较原底物减少17,结构可能为4位去除羟基,3位羟基变成羰基的化合物;栀子苷经体系转化25天后可产生新的物质,经TLC、HPLC等方法研究其极性较原底物降低,保留时间为28.7min附近。集胞藻6803对倍半萜内酯、环烯醚萜类底物转化表明该蓝藻可作为一种新的转化体系进行生物转化,对于不同的萜类物质其转化程度不同,转化条件可通过底物转化条件、产物性质进行优化,产物结构及转化历程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