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建筑火灾具有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和经济损失大的特点。现代建筑无论是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还是农业建筑等,大部分疏散通道是楼梯。楼梯是人员逃生的主要选择方式,在逃生过程中由于火灾烟气的蔓延,能见度变差,温度变高,有毒气体浓度增大等使得楼梯逃生变得困难。因此,通过研究楼梯间防烟来达到降低火灾危害,减少人员伤亡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结合“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火灾具有蔓延速度快、人员疏散困难、扑救难度大和经济损失大的特点。现代建筑无论是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还是农业建筑等,大部分疏散通道是楼梯。楼梯是人员逃生的主要选择方式,在逃生过程中由于火灾烟气的蔓延,能见度变差,温度变高,有毒气体浓度增大等使得楼梯逃生变得困难。因此,通过研究楼梯间防烟来达到降低火灾危害,减少人员伤亡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本研究结合“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80550336)研究自然通风模式下公共建筑楼梯间防烟,自然排烟是简单、不消耗动力可靠性高的排烟方式。本文通过数值模拟一栋12层办公楼,层高为4m,总高为48m。首先通过Revit(BIM)建立模型,然后导入FDS中进行模拟。模拟自然通风模式下的楼梯间防烟效果,通过两种情况来模拟。第一种情况,通过改变火源房间的自然排烟窗的面积达到楼梯间不进烟。第二种情况,让烟气进入楼梯间通过改变楼梯间窗口的布置形式以达到烟气对楼梯间人员疏散的影响最小。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火源在首层的情况下运用FDS模拟得到按照规范设定的房间面积的2%进行开窗进行设置不符合楼梯间防烟要求。首层火源房间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建筑面积2.5%的自然排烟窗,烟气不会进入楼梯间,可以得到更优的防烟效果。模拟火源在中部和上部,按照规范设定的房间面积2%进行开窗是符合楼梯间防烟要求的,并且有一定的富余度。建议规范修订为:在自然排烟模式下建筑净高度小于6m的场所,设置有效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建筑面积3%的自然排烟窗。(2)楼梯间窗口在满足每5层2 m2的前提下间隔一层布置的防烟效果最优。(3)火源位置的不同,进入前室的烟气主要排出方式不一样。火源在首层时,进入前室的烟气主要是从楼梯间窗口排出。火源在非首层时,进入前室的烟气主要是从前室窗口排出。(4)通过火源房间窗口排烟量与前室排烟量的比较,在火灾发生后烟气主要从火源房间的外窗排出。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云浮市云城区0~24个月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指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方法:收集常住在云浮市云城区并在2016年1月至12月系统保
社会发展始终存在着矛盾和问题。发展既创造着我们需要的东西,也创造着我们不需要的东西。在我国发展水平业已提高的新时代背景下,发展问题就突出地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罗马共和国推崇荣誉。荣誉观念作为普遍的伦理意识在贵族、君主和平民眼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莎士比亚的罗马剧中,人们的荣誉观念和伦理选择呈现出互动关系。不同阶层的荣誉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机器人不断涌现,而具有柔软灵活特点的柔性连续型机器人的应用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柔性连续型机器人由于可通过自身结构的连续变形,或
小麦是世界最重要的口粮作物之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品质遗传改良已成为小麦育种家越来越重视的育种目标。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是小麦籽粒贮藏蛋白的重要成分,其含量、类型和组成特点决定着小麦的加工品质。本实验以294份中国核心种质小麦品种(系)和5份华中农业大学自育成小麦品种,种植于武汉华中农业大学实验田。利用SDS-PAGE方法鉴定了299份材料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
谷胱甘肽还原酶(Gluathione reductase,GR)是一种抗氧化酶,属于黄素蛋白二硫氧化还原酶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绝大多数来源的谷胱甘肽还原酶都是由两个亚基构
背景:肾细胞癌简称肾癌,是最常见的肾实体瘤,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肾癌往往难以早期发现,大多数患者是健康查体时发现的无症状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深化自然水域救生员培养改革推进综合素质提高,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是当前我省自然水域救生员素质教育的第一要务。随着参加自然水域健身的群众不断增加,关于自然水域救生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研究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的课题。因此自然水域救生员成为全民健身研究重点之一而被激活并凸显出来。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料法。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
城市灾害不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而且随着城市内部相互关联性的增强,灾害可能造成城市各方面的损失。因此,以减少灾害损失为目的的城市综合防灾研究必须引起重视。
城市与建筑肌理是城市在不断发展和演变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关系的表面形态特征,属于城市的深层次结构,对于城市和其中的建筑而言,其肌理既对应着城市及建筑实体,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