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静态混合器结构对流动与混合特性的影响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静态混合技术虽说已日臻成熟,但在很多应用场合,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如何在有限的混合距离内,最大限度的实现物质的快速、完善的混合,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文章以SCR为例,提出了新型几何结构的混合元件,从流场特性、混合性能和阻力损失等几方面,对由其组成的静态混合器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基于数值计算方法完成了不同混合元件结构的混合效率对比实验,选取五种代表性混合元件,以速度场、浓度场分布特性为研究对象,研究表明,安装混合元件后,下游呈现两对旋向相反纵向涡,混合效果因子急剧增加;综合对比浓度均匀性、速度均匀性和阻力损失等定量分析指标,圆边矩形混合元件的混合效率最高。其次,采用热线测速技术对新型混合器内流场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元件的覆盖率和叶片夹角均为流场显著影响因素,在影响区域内速度场重新分布,湍动能和湍流强度极速增大,并出现与覆盖率和夹角均正相关的峰值。进一步研究发现,混合元件的影响区域宽度小于1倍当量直径。最后,针对混合器的混合性能特点,以混合段为探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喷射管和混合元件对示踪剂CO混合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射管部分,增加喷射相浓度和速度对于提高混合效率并非有效措施,喷射相浓度变化对观察面上浓度场和速度场无显著影响,喷射相速度值增大4倍,但由此提高的综合效率却不足5%;混合元件部分,其覆盖率和行间距、列尾距均为混合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分别增大覆盖率、行间距和列尾距,混合效率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覆盖率为0.175时综合混合效率最高,行间距和列尾距分别取0.125倍、0.25倍入口当量直径时,可实现最大限度的组分混合。
其他文献
<正>全新一代奥迪A6L全新一代奥迪A6L的长、宽、高分别达到5.015毫米、1.874毫米、1.455毫米,轴距达3.012毫米,相比上一代车型,宽度增加19毫米、轴距增加67毫米,而长度和高度
以直升机尾桨固有频率识别为研究背景,针对传统激振器激励方法不能识别高于50Hz尾桨频率问题,发展了基于升降转速自然激励的尾桨固有频率识别方法。随着尾桨转速变化,当气动
欧阳惠卿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病机为肾虚血瘀,二者相互为病,互为因果,治宜补肾化瘀,并以补肾为主。根据其病因、兼证等,分别予以温经散寒、清热利湿、疏肝理气、健
管道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经常用于输送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介质。这就对管道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保障管道安全运行,所采用的检测技术
本文研究了铬、铒对磷共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铬、钼在磷共晶中呈富集状态,并随铬、钼加入量的增加,磷共晶%和磷共晶显微硬度提高。磷共晶中除溶解铬、钼外,还可以溶解锰
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的人民币汇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长期均衡
文章首先对加强煤炭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进行阐述,从成本管理意识、成本管理理念、成本管理方式以及成本管理力度四个方面入手,对当前煤炭企业降本增效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
针对生产中某不锈钢弯头软模胀形出现的凹模开裂、过度磨损等失效问题,采用显式算法模拟了以橡胶类超弹体为传压介质的胀形变形过程,分析了影响胀形过程的主要因素。胀形末期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与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在朝鲜半岛登陆北上9号台风"灿鸿"导致东北东部出现较大范围的暴雨和大暴雨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降水过程是由减弱变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