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和微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等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疾病进展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胰岛素抵抗(IR)是NAFLD的病理生理特征,也是NAFLD和代谢综合征联系的关
【基金项目】
: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山西省科技厅)(YDZX2020140000196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和微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疾病,与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等密切相关,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病,疾病进展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胰岛素抵抗(IR)是NAFLD的病理生理特征,也是NAFLD和代谢综合征联系的关键因素。尿酸(SUA)是体内嘌呤的代谢终产物,水平升高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UA升高与NAFLD、IR相关,但也有报道NAFLD与SUA升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且综合评价SUA与IR、NAFLD三者关系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将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国内外关于SUA与IR、NAFLD相关性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以明确SUA与IR、NAFLD之间的关联性,为临床早期干预、防治NAFLD提供循证学依据。目的:通过收集尿酸(SUA)与胰岛素抵抗(IR)、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相关性的文献,利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分析血清尿酸与胰岛素抵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在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等全文期刊数据库中检索2020年6月前公开发表的关于SUA与IR、NAFLD相关性的研究,由2名研究人员严格独立按照筛查标准进行筛选,当对纳入的文献产生分歧时,查看全文互相讨论进行处理。整理文献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采用Rev Man5.3和Stata15.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相应的森林图,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1.文献检索结果:对初步检索的文献经过去重、阅读标题、摘要及全文逐步筛选后,关于SUA与IR相关性的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6 788个病例;关于SUA与NAFLD相关性的研究纳入23篇文献,共24项研究,286 258个病例,其中包含横断面研究12篇,前瞻性研究7篇,回顾性队列研究5篇。2.统计学分析结果:(1)关于SUA与IR相关性的研究纳入4篇文献,共6 788个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IR发生风险亦随SUA升高而增大(OR=1.61,95%CI:1.49-1.75,P<0.05)。(2)SUA升高与NAFLD的发生相关,且随着SUA升高NAFLD发生的风险增大(OR=2.04,95%CI:1.87-2.22,P<0.05)。进一步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SUA升高与NAFLD之间的相关性不受研究设计类型、性别、国家地域的影响,但二者的相关性在女性中更明显(OR=2.31,95%CI:1.88-2.83,P<0.05)。3.发表偏倚、敏感性及异质性分析结果:敏感性分析提示本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稳定性良好,漏斗图观察结果显示文献发表无明显偏倚存在,可信度较高。因存在明显异质性,进一步行亚组分析显示SUA升高与NAFLD之间的相关性不受研究设计类型、性别、国家地域的影响。结论:SUA升高与IR、NAFLD三者密切相关,并且是IR、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鱼油中含量很高。前人研究表明DHA可以调控糖代谢,本课题主要研究DHA对大鼠胰岛分泌胰岛素的影响及其在胰岛β细胞中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胰岛素分泌的特异性调控机制,发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潜在靶点提供研究基础。方法:以正常雄性Wistar大鼠胰岛组织和原代胰岛β细胞为主要研究对象。急性处死大
目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微需氧菌,在全世界50%以上人口的肠道内定植,它感染胃窦上皮区并持续很长时间。Hp感染会导致一些消化系统外的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皮肤病、血液病、眼科疾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疾病和过敏性疾病等。Hp感染是否会引起骨骼肌衰减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研究Hp感染促进IL-1β升高导致C57BL/6
目的:采用倾向评分配比法(PSM)控制慢性便秘组与非慢性便秘组间混杂因素的影响,分析慢性便秘与非慢性便秘状态下血脂水平特征的差异。方法:纳入2019年04月至2020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慢性便秘患者350例,同期收集非慢性便秘者作为对照组,共计318例。慢性便秘的诊断基于症状借鉴罗马Ⅳ标准中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所述的症状和病程,采用Wexner便秘评分系统进行慢性便秘严重程度分级,将慢性便秘
目的:观察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中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动态变化,探究两者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34只健康雄性SD大鼠(180~210)g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6只,模型组28只,实验期间模型组第5周及第7周末均有2只大鼠死亡。模型组给予皮下注射40%CCl4油
目的:本研究系统性评价萎缩性胃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危险因素与萎缩性胃炎发生的相关关系,为萎缩性胃炎的高危人群的筛选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ebase)、中国生物医
目的:分析比较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炎症性肠病(未定型)、肠白塞病、肠结核、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特征,探索临床特征与疾病间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9年10月间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各疾病间平均发病年龄和性别比存在差异。腹痛是所有疾病的常见症状,腹泻在溃疡性结肠炎、炎症性肠病(未定型)和缺血性肠病中常见,溃疡性结肠炎的首要症状为黏液脓血便,缺
目的: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一直是全球范围内重视的健康问题,如若不积极治疗发展至后期会很大程度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生存率,已有许多研究发现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LC相关。本文通过系统评价有关的文献,分析血浆Hcy水平与LC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LC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
目的:通过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基于艾司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和铋剂四联疗法根除Hp的效果进行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价,选出最优疗法,并指出不良反应最严重的的方案。方法:依据检索策略对主要的中英文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包括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PUBMED、EMBASE和OVID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检索的文献涉及基于艾司奥美拉唑的三联疗法和铋
目的:通过间接比较的方法比较两种新型生物制剂乌司奴单抗(ustekinumab,UST)、维多珠单抗(vedolizumab,VDZ)治疗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的疗效及安全性,以指导临床工作中治疗策略的制定。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
研究背景及目的: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阶段最多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病情快速进展的重要因素,其起病隐匿且诊断困难,早期诊断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与其预后密切相关。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作为人体内重要的氧化应激反应蛋白,可通过减少肠道细菌易位与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