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八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他们加入城市后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汗马功劳。如今他们在城市中已经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的问题若是解决的好就能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若是解决的不好就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然而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他们都长期被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当遭遇疾病风险时,由于没有相应的医疗保障措施,他们往往无法化解疾病及其他风险对其生活造成的冲击,从而造成他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进一步加深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的贫富差距。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关系到城乡是否会和谐与协调发展。因此,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障,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战略意义。本文第一章为引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谈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与意义,认为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解决农民工医疗问题不仅是对其医疗健康的保护,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组成部分与推动因素。本文第二章首先界定了几个概念,然后对农民工医疗保障进行了理论根源的研究。之后,又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群体的几大方面的特征,最终得出:农民工群体的过渡性质,会对我国构建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在第三章部分里探讨了三个城市对农民工医疗保障所做出制度安排与设计,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最后提出针对不同城市的特点可以暂时实行不同的农民工医疗保障模式,即分区保障。并希望各个城市能借鉴其它城市好的经验,以期在将来制度统一时能减少阻力。本文在第四章中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了简单的历史回顾,并着重谈论了新型合作医疗产生、运行以及对此制度的评价。肯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我国农村居民(包括农民工)医疗问题的解决所将会产生的积极意义。在第五章中我提出了对农民工医疗问题解决的总体思路是:“分层分区分类”保障。在城乡实行不同的医疗保险制度此所谓分层,不同城市或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称之谓分区,针对三类不同的农民工做出不同的制度安排,此所谓分类。同时为了更好配合这一制度体系及制度措施的实施,我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性配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