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企业纷纷将其服务迁移到因特网上,以向客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获得更好的用户交互。Web服务因为其自描述、跨平台、跨语言与松耦合的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随着Web服务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Web服务的各类应用急剧增多,从而使得对Web服务的请求量也急剧增加。大量并发的Web服务请求的存在,对Web服务的负载能力及其服务性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因此,在海量并发Web服务请求环境中,如何有效地降低Web服务负载,提高Web服务性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Web服务请求之间存在的相似性特点出发,构建了基于需求群组的Web服务调度模型(RGBWSSM)。该模型将并发的相似请求构造成一个能满足所有成员需求的需求群组,采用基于需求约束与服务能力的匹配方法搜寻能实现需求群组的Web服务,通过对由多个成员需求构成的需求群组进行统一处理,来降低Web服务的负载,提高Web服务性能,同时在服务调用过程中,将功能可替换服务构建成具有良好容错能力的服务群组,以提高海量并发Web服务请求环境下Web服务的可用性。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1)针对海量并发Web服务请求环境下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个基于需求群组的Web服务调度模型框架,该框架在服务使用者与服务提供者之间提供中间件支持,在实现两者的透明化交互的同时,提高Web服务的性能。(2)提出了需求群组模型及需求群组构建的具体方法。采用本体对需求进行建模,构建需求语义描述模型。在需求操作类型相同及需求约束兼容的基础上,通过并发需求之间各个元素的本体概念间的具体关系来构建能覆盖所有成员需求的需求群组,提出了需求群组构建的具体算法。(3)构建Web服务本体模型,给出基于需求约束与服务能力的匹配算法。根据该算法搜寻能实现需求群组的Web服务,并将这些功能可替换的Web服务构建成服务群组(Service Group),在服务调用出现故障时,能动态替换调用另一个同样能为需求群组提供服务的成员服务,通过服务群组良好的容错能力来满足在海量并发Web服务请求环境下对Web服务高可用性的要求。(4)开发实现了一套原型系统,并在一个典型实例的应用场景下,完成了模型可行性与有效性的验证,主要对模型在有效降低Web服务负载,降低服务平均响应时间方面做了验证。结果证明论文模型在海量并发Web服务请求环境下,能有效地提高Web服务性能,具有应用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