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r61-Ti2-Cu25-Al12金属玻璃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及骨结合能力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r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徐坚课题组研发的非晶态金属---新型锆基金属玻璃材料凭借其高强度、低弹性模量、良好的抗腐蚀性及磁共振成像(MRI)兼容等优越性能,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学者的关注,在口腔种植体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对新型锆基(Zr61-Ti2-Cu25-Al12)金属玻璃(Zr-based BulkMetallic Glass)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骨结合能力进行体内检测,并与纯钛材料进行对比评价其生物学性能。   方法:   1、材料的选择   实验组材料选用新型锆基金属玻璃,以当今临床口腔种植领域广泛应用的纯钛材料作为对照,两种材料的试件都制成直径2mm,长7mm的螺纹钉试件。不做表面处理,消毒后备用。   2、手术植入   选择健康的成年雄性白兔6只,体重在2.5-3kg范围内。随机分成2组,每组3只。选取双侧股骨外侧作为种植术区。称重麻醉后侧卧位固定,术区备皮、消毒、铺巾,股骨外侧切口,分离至骨面,钻孔后将两种材料分别种植实验动物的股骨两端,冲洗后放入抗炎药物,逐层缝合,关闭创口。在对侧股骨内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手术植入。第一组动物的观察时点定为4周,第二组动物的观察时点定为12周。   3、取材检测   分别于4周、12周时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实验动物,首先进行MRI的兼容性检查,之后按原手术入路取出植有两种材料试件的双侧股骨,截成相应的骨块利用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Micro-CT)观察。   4、硬组织切片的制取及观察   在规定时点处死实验动物取材后经固定、脱水、包埋一系列过程制成包埋组织块,并切片、磨片。最后用亚甲基蓝进行切片标本染色。在偏光显微镜下对两种材料标本的骨生长情况及种植体—骨界面的形态进行观察对比分析。并将所有偏光显微镜下的图像用DP2-BSW2.2软件测量皮质骨区域骨组织与种植体结合长度的百分比和皮质骨区域种植体螺纹内骨组织面积的百分比。   结果:   1、磁共振扫描图片显示:植入实验动物体内的锆基金属玻璃试件和纯钛试件均未对磁共振影像造成不良影响。   2、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显示:锆基金属玻璃试件和纯钛试件周围的骨组织生长情况及骨-种植体界面从宏观形态上看不到明显差异。   3、硬组织切片结果显示:在4周及12周观察时点,新型锆基金属玻璃试件和纯钛试件都与骨结合紧密,无结缔组织长入,种植体—骨界面的组织形态与对照组(纯钛种植体)比较,百分比的数值上可观察到微小差异,但统计学分析显示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提示Zr-Ti-Cu-Al新型金属玻璃材料与钛合金材料相近,都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骨结合能力。是一种有前景的生物医学种植体材料。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脂代谢紊乱的牙列缺损患者行种植义齿修复后牙周及种植体周的检查、唾液中炎性因子表达、细菌的相对量和种植体稳定性,分析脂代谢紊乱患者的种植预后状况。方法:将
——近日,某研究机构发布的一份中国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的大学生存在“手机依赖”的问题,日均使用手机超过5小时,18点以后是大学生使用手的高峰时段,此外,有79%的大学生表示,会在课堂上使用手机。  报告称,在手机功能日益完善的今天,学生如果临时需要查找一些资料,手机也是一个很方便的工具,不应简单地将在课堂上使用手机定性為负面问题。手机只是一个工具,至于其发挥的到底是正面作用还是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