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范围划分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优化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87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经济的高速飞跃,城市化不断推进,煤炭、石油等能源消耗剧增,大量的包括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碳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导致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严重恶化,重度污染天气频发。目前中国大气污染集中体现在为城市群空气污染,标志着我国已经由煤烟型污染发展为复合型大气污染,污染范围更是呈现区域性特点,尤其以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PM10等为主要污染物的区域复合型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体现出大气在空间维度污染的特征。长三角地城市群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展水平最发达的都市圈,不可避免的成为大气污染物排放密集、大气跨地区复合型交叉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因此研究其大气污染时空分异变化特征以并且对长三角城市群联防联控机制在范围精准划分视角上进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针对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严重的现实需求,通过分析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的时空分异特征,发现长三角大气的区域复合型的污染特点比较显著,大气污染的“空间溢出效应”和“区域集聚效应”特征意味着“单边”或“盲目多边”行为会因为区域大气污染的“泄露效应”而徒劳无获,所以本文引入上海世博会以及杭州G20峰会的治理实例,细数联防联控机制建立以来大气污染治理所取得的积极成效,总结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在推进实施中的实际困难以及重要瓶颈问题,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方法,借助Arcgis和GeoDa软件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的数据挖掘技术,以城市为基本划分单元,依据污染物特性,将几个或者单个城市划分为若干联防联控子区域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中江苏省、安徽省、浙江省污染程度相对依次减弱,上海市平均污染水平排名第18。(2)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季节性差异明显,展现出“春高秋低”以及“北高南低”的时空特征。(3)当前长三角地区联防联控机制存在划分方法不科学、民主参与机制、利益补偿机制以及法律机制不健全的困境。(4)分别分析了以PM2.5、SO2、O3作为重点污染物进行联防联控治理大气污染时的区域联防联控划分范围。最后,本文依据研究结果事实在技术保障、民主参与、补偿机制、完善法律方面提出优化长三角地区大气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印染废水具有色度高、有机物含量较高、可生化性较差,还含有毒性物质等特点,是一种处理难度较高的工业废水。厌氧工艺对印染废水中染料及色度的去除较好氧工艺有很大的潜在优
从公安机关对于互联网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和内容上,可以将互联网安全管理归纳为"对互联网上数据安全的管理"和"对辖区内单位及个人开展网络安全工作的管理"两项内容。对数据
水体氮污染是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的硝化反硝化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氮去除,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上世纪九十年代发现的厌氧氨氧化技术是基于厌氧氨
蠕虫床工艺是利用水生蠕虫对增长的剩余污泥进行捕食以达到减少污泥产量,调理活性污泥性质的工艺。蠕虫捕食污泥减量工艺已被证实在实验室规模下有良好的污泥减量,处理水质优
随着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产量的不断增加,对污泥的合理处置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剩余污泥中提取藻酸盐是当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污泥资源化利用研究方向。部分使用大
对火灾进行有效监测和实时警告一直是火灾防治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目前,大部分的火灾报警系统仅集成了简单的信息采集功能和阈值报警功能,虽然能对火灾防控起到一定作用,但准确性和及时性较差,在智能性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少。针对这些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火灾报警方案,并基于该方案,在厨房和隧道实际应用场景下分别设计了相应的报警系统,并进行了实际测试。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火灾报警方案,该方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人们已经习惯了使用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但是安全问题随之而来,这成为制约APP应用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文章论述了APP安全管理的必要
数字化学习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学习方式,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内容中又包含“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因此,在新形势下义务教育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借助数字化学
目的脂溢性角化病(Seborrheic keratosis SK)是一种表皮的良性增生性肿瘤,曾被视为机体衰老的标志之一,因其外观多样性及多发性而受到患者的关注,白种人和老年人发病率较高,近来临床研究发现,年轻患者就诊率越来越高。扁平疣(Verruca plana VP)是皮肤感染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导致的表皮增生性皮损,患者主要为儿童和年轻人。典型的
城市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满足城市巨大交通需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显著改变城市不同区域的交通可达性从而引导城市人口、经济在轨道交通沿线产生聚集,进而引领城市空间走向发展。但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环境协调性差、对城市空间发展带动作用小甚至出现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功能割裂脱节的局面。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前期规划水平,更好地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支撑、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