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据2007-2008年统计表明,全国剖宫产率为46.2%。近20年来因社会因素滥用剖宫产,使得许多医院的剖宫产率竟高达70%。然而,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尽管有明显下降,但是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剖宫产随之而来的是近期并发症包括如产后大出血、感染、麻醉意外及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等;远期并发症包括子宫破裂、前置胎盘、后续妊娠胎盘病理性附着、异位妊娠、不孕不育及腹腔其它器官粘连等。凶险性前置胎盘成为其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和围产儿的生命健康。凶险性前置胎盘可导致孕产妇术中发生数分钟之内极严重出血、导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感染及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是目前国内外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外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尚无统一有效的诊断标准和救治准则,给临床救治带来极大的困扰,因此研究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制定明确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措施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表明,多次妊娠、人工流产史及多次剖宫产史能够明显加剧子宫内膜的损伤,是本次妊娠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之一。受精卵的着床部位是影响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受损,切口处内膜层生长较差,肌层薄弱,孕囊一旦着床于此处,底蜕膜形成不佳,绒毛容易侵入子宫肌层甚至浆膜层,形成胎盘植入。因此凶险性前置胎盘中胎盘植入发生率高达20%~50%,并且其发生率随剖宫产次数的增加而增加。那么,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凶险性前置胎盘何以为凶险性?随着凶险性前置胎盘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其合并胎盘植入的风险也不断增加,广大医务工作者将面临越来越多的临床考验,那么在临床上如何能够有效救治此患者?国内外学者研究报道皆为各自的处理经验,鲜有统一的规范。上述问题的回答有助于在临床上充分认识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危害性,高度警惕并及早意识到疾病发生的可能,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治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极为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下列研究工作:1)首先设计“前次剖宫产史患者调查登记表”,通过反复讨论完善调查表的全面性和可行性,进行修改并登记;2)根据我院救治经验的转变,将所收集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前次剖宫产患者及普通前置胎盘患者分别分为实验组(2013.01.01~2014.03.01手术终止妊娠的患者)及对照组(2008.05.01~2012.12.31手术终止妊娠的患者)。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统计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病率,比较各组患者之间一般情况、前置胎盘类型、产前阴道出血情况、超声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情况、超声联合MRI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情况、术中情况、新生儿结局及患者术后随访情况;3)对上述统计学资料进行分析总结;4)通过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总结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诊断依据;5)通过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病例总结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处理经验。通过上述研究我们获得以下结果:1)自2008年5月~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凶险性前置胎盘65例,其患病率为0.51%,占有剖宫产史病例的5.38%,占前置胎盘总数的15.40%;2)实验组和对照组凶险性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及普通前置胎盘这三种疾病发生与孕产妇年龄无关,但因根据处理原则不同其终止妊娠的孕周存在差异;凶险性前置胎盘与前次剖宫产、普通前置胎盘患者相比,其孕、产次及流产次数均显著增加,但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孕、产次及流产次数无统计学差异;3)通过比较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合并胎盘植入与非胎盘植入患者在年龄、产次及流产次数的不同,结果表明随着患者年龄、产次及流产次数的增加,其合并胎盘植入的风险也同样增加;4)前置胎盘的类型与是否有前次剖宫产史无关,胎盘位置的异常附着可能与子宫内膜的受损程度相关;5)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和前置胎盘患者首次发生阴道出血时间接近,产前阴道出血量也无明显差异;6)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中伴有胎盘植入共24例,发生率为36.92%;实验组及对照组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其胎盘植入、术中出血量、输血例数及输血量均显著高于前次剖宫产及普通前置胎盘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其子宫动脉结扎例数、宫腔球囊填塞例数均显著增多,而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子宫切除率均显著下降,提示与2013年之前的处理措施相比,目前手术时间并无明显延长,但所采用预防出血的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出血量及子宫切除率;7)自2013年起,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经有效方案救治后其子宫切除率较2013年前有明显减少,仅为3例;8)通过比较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不同剖宫产次数的胎盘植入及子宫切除情况,表明前两次以上剖宫产术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子宫切除率,但其胎盘植入的发生率却无明显差异;9)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相比,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均无差异;而实验组和对照组内凶险性前置胎盘与前次剖宫产患者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相比,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普通前置胎盘患者分娩的新生儿结局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腹部超声在诊断3种类型凶险性前置胎盘中,完全性前置胎盘与临床诊断符合率最高达96.0%,总的符合率为93.85%;11)在诊断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中,实验组均采用B超联合MRI进行诊断,其与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高于对照组;12)孕产期凶险性前置胎盘管理策略核心思想为:优化转诊流程、合理期待治疗、重围术期处理及产后出血的抢救。本研究通过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特点及其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危害性,总结分析了我院一系列救治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处理经验,明确了凶险性前置胎盘的诊断依据,制定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救治流程,从而为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临床救治工作提供有力帮助和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