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旋转中心的测量,分析髋臼旋转中心解剖恢复率,并验证分析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方法:通过随访本院病例23例26髋,收集患者术前术后髋关节X线正位片,分别测量术前术后双髋关节正位X线片,(1)分析比较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前与术后髋臼旋转中心的水平位置、髋臼中心与泪滴连线垂直距离、股骨偏心距,评价髋臼发育情况的指标及股骨头被髋臼的包容情况(即CE角、sharp角),旨在评估关节假体置入后髋臼旋转中心的变化;在双髋关节正位 X线片上以两弦法确定髋臼解剖旋转中心O与髋臼假体的旋转中心O1;测量确定O1与O的位置关系;统计髋臼假体的旋转中心与髋臼解剖旋转中心的符合率,探讨其变化对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的影响;(2)将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效果资料分2组,其髋臼假体旋转中心恢复至解剖旋转中心恢复组(A组),未恢复组(B组) 结果:髋臼旋转中心恢复组(A组)17例,未恢复组(B组)9例,恢复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92.86%,高于未恢复组(B组)22.22%, Stata统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恢复髋臼旋转中心至解剖旋转中心,是影响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提高术后harris评分的优良率,从而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