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天主教徒的中国祭礼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ey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璞篇》《原礼论》两份抄本是现藏于梵蒂冈藏明清天主教中文文献中的作品,内容主要涉及明清中国礼仪之争的祭祖、祭孔问题。本文尝试在点校原始文献的基础上,对《存璞篇》《原礼论》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解读,进而展示明末清初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儒学之间的交锋与矛盾。对于两份抄本,笔者将借助参考书进行系统的辨析、点校、注释和分析。同时,在点校并整理两个抄本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礼仪之争过程中所涌现的其他著作,梳理《存璞篇》《原礼论》所包含的护教思想,试图反映中国儒家教徒在中西文化碰撞时所持的尴尬心态与矛盾处境,并为礼仪之争文献的发掘和思想的梳理抛砖引玉。原始文献是做学术研究的基础,只有不断发掘新的文献,学术研究才能在前人的研究上继续取得进步。本论文所收录的《存璞篇》与《原礼论》全文,是这两个抄本在国内外学界的首次面世,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序言部分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在考据两文的文本背景与作者基础上,对两文作者作为儒家天主教徒尴尬的身份认同与创作心理进行剖析,全面分析两份文献的文本内容。第三章:通过文本内容,具体分析传教士与儒家天主教徒的合儒与合耶之策以及祭祖祭孔之争。第四章是结语,通过细致的文本研究,笔者认为两篇文章都是中国礼仪之争中的护教文献,着重讨论祭祖和祭孔问题。作者作为儒家教徒,立场是为天主教在中国的生存辩护,维护利玛窦传教路线,希望能在天主教与中国传统祭礼之间寻求平衡点。通过文中的用词推断,两篇文章有可能专为在中国礼仪之争中持反对立场的人所作。最后附录部分是对两份文献的点校以及《存璞篇》《原礼论》抄本原影(部分)。《存璞篇》《原礼论》两份文献结构完整、立论得当。作者从中国天主教徒的立场出发,对中国儒家礼仪进行解读时存在一定偏颇。在点校文本基础上,笔者进一步从阐释学视角对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认识当时奉教的儒家天主教徒如何因自己需要来过滤、引用、投射到文章中的儒家思想。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宗教立场、儒学修养都强烈影响着对祭礼的诠释。站在天主教徒立场上,两文作者对佛道的排斥亦是本论文考察的内容。笔者认为,阐释学能够为护教徒文本的研究提供一个更加宽广的研究空间。对于儒家天主教徒而言,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传播福音,既要投身于来自域外的天主教文本,又要扎根于本民族的经典文本,以寻求二者的融合,在天主教教义权威之下,重新阐释儒家传统。同时,本文也试图采用文献考据法,剖析作者在《存璞篇》《原礼论》文本中所表现出的激烈争辩以及儒家天主教徒的两难身份,并试图还原出当时历史条件下中国儒家天主教徒在中西文化碰撞时所共有的尴尬处境,揭示出这一群体在礼仪之争中所持的立场、对儒家礼仪的看法及佛耶矛盾。本文的研究将为今后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整体研究补充新的一手文献和资料,从而更客观地揭示礼仪之争中来自中国的声音。
其他文献
图尔敏的论证逻辑理论是在维特根斯坦、奥斯汀、塞尔以及赖尔思想的影响下,通过对形式逻辑局限性的思考以及对法律论证模式的借鉴而发展起来的理论体系。图尔敏的论证模式包括
目的:对比分析用不同剂量的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由于运动描述的相对性及电磁场描述的统一性,我们知道,感应电动势的描述也是具有相对性的。通过一实例证明,在不同参考系下,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的描述是相对的,感应电动
教唆犯从属性说是刑法客观主义时代的必然要求,教唆犯从属性问题分为实行从属性、要素从属性和罪名从属性。根据我国刑事立法的规定和相关的刑法理论,应当认为我国刑法坚持了
<正>建构主义学者乔纳森区分了学生和学习者的概念,认为"学生是说服自己从教学中获取特殊知识和技能的人;学习者则是从自己的经验中建构自己的意义的人"。[1]即知识不是被动
企业采购是企业顺利运转的前提,所以对企业采购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采购管理的相关概念出发,通过对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改善企业采购管理的
通过对货物装卸安全存在现象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货物装卸作业安全管理的对策,希望可以为避免货物装卸安全事故提供参考意见。
伏羲是我国上古传说时代的重要神话人物之一,诸多文献都记载了伏羲的一些事迹。本文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为主要资料来源,对经部文献中涉及伏羲的一些史料进行了详细的考辨,并以
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经济结构正在经历着转型升级的新过程。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情况与新的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然无法适应新经济形
目前对视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于利用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手段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视频抓拍都是以抓拍时间点为起始时间点,所拍摄视频包含的信息缺乏完整性,进而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