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声望是人们根据个体生活经验对于各种不同职业社会地位的总体状况所做出的主观评价,是人们职业价值观的重要体现。职业声望评价可以反映出职业的等级差别,代表一个社会核心的价值观念,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社会结构的分化。本研究试图借鉴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经验研究成果,特别是以往国内外职业声望评价的研究方法,在社会分层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武汉市2004 年职业声望评价的特点研究和对武汉北京深圳三地的职业声望评价的共时比较研究,验证在我国目前转型社会中职业声望评价的一致性与差异性同时存在的理论假设,并用角色理论、社会文化变迁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解释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说明转型时期我国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的分化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本研究用自行设计的职业声望调查问卷在武汉市对七百多名市民进行了实证调查,运用spss11.5 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论文首先对武汉市民2004 年职业声望评价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客观描述,进而对不同社会群体职业声望评价特点进行分析。不同性别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声望评价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Pearson 相关系数都在0.850 以上,显著度水平α=0.01)。以上分析说明当今中国城市职业声望评价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是同时存在的。对武汉、北京、深圳三地的职业声望评价的比较研究发现,三个城市的职业声望的评价是高度相关的,其相关系数都大于0.8。从三个城市两两相比较的相关系数以及职业的排序来看,北京和武汉的职业排序相对而言一致性高一些,深圳的职业排序和北京武汉的相比差异性要大一些。深圳市民比北京和武汉的市民更看重权力。三地不同性别群体、不同年龄群体、不同文化程度群体、不同职业群体的职业声望评价既存在相似性也存在差异性。本研究通过以上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特雷曼等学者的研究所提出的“职业声望序列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这种一致性和稳定性基本上是由于社会结构本身的两个性质――功能的必要性和组织的必要性――所造成的”理论假设。也和李强提出的“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会同时存在着几种互相冲突的价值观念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