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生土建筑因其独有的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环保节能等优势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大量存在着,其中云南地区传统生土民居建筑因其独有的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造就了当地生土建筑独特的建筑形式和极具地域性的营建工艺,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云南的民族文化,对云南地区既有生土建筑的保护和在此基础上生土建筑的更新发展,都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以改进云南地区传统生土建筑营建工艺为研究目标,通过对云南沙溪、大理、喜州、丽江、楚雄等地的实地调研,梳理了云南地区传统生土建筑中的种类形态、建筑构造、营建流程等内容,发现在现有传统生土建筑营建和使用过程中存在建筑质量有通病、营建材料和营建技术落后、室内居住适宜性不良等三方面的问题。在理论和基础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有传统生土建筑质量通病,论文提出了物理加固法和化学材料加固法等加固修复技术;针对生土建筑的新建,论文对生土材料改性、建筑构造措施优化、建筑设计参数限定、彩色夯土墙施工新技术、以保持传统生土建筑风貌为目的的仿生土墙施工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针对生土建筑室内居住适宜性不良的问题,本文通过软件模拟的方法,选取云南沙溪一典型传统生土建筑对室内自然采光、室内热环境、室内通风三大方面进行改造前后的模拟效果对比,从而提出相对应的优化改造策略。本文希望通过对云南地区传统生土建筑营建工艺研究的补充和思考,找到适用于既有生土建筑维护加固的新技术以及现代生土建筑营建的新技术,将传统生土建筑的使用保护、传承更新融会贯通,保护历史文化传统的同时,更新换代现代生土建筑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