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鸣壮族民间故事》是一本用壮语、汉语、英语三种语言文字撰写的,口语性很强的壮族民间故事集,是为数甚少的壮语散文文献,可以较真实的反应武鸣壮语的语言特点。本文从接触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角度,对《武鸣壮族民间故事》的语法(主要是名词短语语序和动词短语语序)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社会语言学假设-演绎-验证和计量统计的方法,归纳出武鸣壮语名词短语语序和动词短语语序的变异序列,并结合语言接触理论进一步探讨其发生变异的动因和机制。
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了《武鸣壮族民间故事》的基本情况、语言接触的情况、研究内容的选择、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等。
第二章——第四章是文章的主体。
1.穷尽考察《武鸣壮族民间故事》中名词定语、领属定语、形容词定语、指示词定语、关系小句定语、量词结构等与名词构成的名词性短语语序的基本情况,结合语序统计数据、语序关联及一些描写者和研究者的相关成果,判断其固有语序和变异语序。并运用计算机手段,进行两类语序情况的计量统计,根据有效数据整理出名词短语不同定语类型语序变异的序列。
2.对《武鸣壮族民间故事》中的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其他修饰成分与动词构成的动词短语的语序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接触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相关理论,判断其固有语序和变异语序。结合计量统计的数据,整理出动词短语不同修饰语类型语序变异的序列。
3.探讨《武鸣壮族民间故事》中名词短语语序和动词短语语序发生变异的动因和机制。
第五章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进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