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最初是被广泛应用在文学领域的一种修辞手段。传统的隐喻研究主要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来展开。从九十年代后期,国外学者开始从广告、漫画、手势语等多种语类中寻找隐喻,从而掀起了多模态隐喻研究的高潮。在多模态隐喻的研究下,对平面广告中的隐喻研究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增强广告的传播效果,引起人们最大的关注度,设计者在设计广告时往往绞尽脑汁,乐于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以此增强广告的感染力。使人们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能够感知并挖掘出广告所带来的意义和传播价值。而这种图文并茂的形式所运用的就是隐喻的方式。本文以平面广告中的隐喻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我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一、平面广告中是否存在着概念隐喻;二、人类如何利用隐喻性的思维方式来获得平面广告创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三、通过语言学的相关知识对平面广告中隐喻的输入手法和运作机制的解读,来了解平面广告这种独特的语类特征。这三个问题的研究结果既可以为概念隐喻理论的正确与否提供参考,也可以通过对平面广告语料特征的研究丰富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的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状况,另外对平面广告以及国内外学者对平面广告中隐喻的研究也作了简单地介绍。第二章,我们介绍了平面广告中隐喻的分类。第三章是平面广告中隐喻的信息输入。第四章是分析平面广告中的隐喻是如何判定的。第五章研究平面广告中隐喻的运作机制。第六章针对不同背景知识和不同文化的影响,平面广告中隐喻的选择和取舍也产生了变化,此章节就此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和分析。本文分别采取了国内和国外多个真实的平面广告案例,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在素材的选择上具有真实可信性。同时,本文的特色在于运用语言学的知识,丰富传播学和设计学领域的研究,对广告创作者和媒体从业人员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多模态隐喻在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此本文希望能为其国内学者的进一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国内多模态隐喻的研究增添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