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76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的调查,总结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与影响其生活质量的因素。并通过慢病管理手段对加入慢病管理患者进行为期8个月的干预随访,总结慢病管理模式对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生活质量及肾病相关化验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延缓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进入终末期肾病的时间。 方法:该调查通过向患者发放SF-36量表,并向患者说明发放调查问卷的目的及意义,讲述调查问卷的填写方法,在患者完全理解并配合的基础上,请患者认真填写调查问卷,将所得数据通过SPSS医学统计软件及相关公式进行计算,计算出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的分数。并将部分患者纳入慢病管理,对加入慢病管理患者,制定慢病管理方案及随访方案:对其进行为期8个月的干预随访,对比加入慢病管理患者与未加入慢病管理患者前后8个月来生活质量与肾病相关化验指标的差异。 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80例,所有患者填写SF-36量表,去除资料不全2例,入组1个月内进入血液透析患者2例,共有76例患者加入该研究。从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来看,得分最高为一般健康(65.00±12.91),最低为社会职能(46.21±16.75)。慢性肾脏病3-4期病情不同的患者在总分以及其各维度——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精力、精神健康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均表现为3期患者显著高于4期患者。 随机选取38例患者拟行慢病管理,4例患者因不同意随访而被编入对照组,在纳入慢病管理的34例患者中,经过慢病管理后,34名患者在生活质量总分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等方面得到显著的提升。34名患者在尿素氮、血红蛋白与前测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肌酐值上出现明显下降,GFR值上升。在收缩压、舒张压等方面较前有良好改善。 加入慢病管理者与未加入慢病管理者相比较,两组在生活质量总分以及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社会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上均有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对照组显著低于管理组。两组尿素氮、血红蛋白上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肌酐值、收缩压、舒张压上、GFR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管理组在肌酐值、收缩压、舒张压上显著低于对照组。在GFR值上,管理组高于对照组。 结论: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以心理因素更为突出,慢性肾脏病3期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4期患者。慢病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改善患者肾病相关化验指标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临床上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