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二胎的全面开放,儿童陪伴类内容成为FM平台必争的流量高地,喜马拉雅FM作为国内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音频分享平台,上线的儿童类专辑已超过40万档,其中付费专辑超过500档,在所有的分类中,儿童类节目的收听量排名第二,占比约10%,仅次于有声书的收听量。通过2018年儿童用户群体的大数据分析显示,儿童频道中故事专栏播放量排名第一。本文主要以“喜马拉雅FM学龄前儿童故事专栏”为研究对象,以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探究其在内容的定位与生产、内容的呈现与管理和内容的传播与互动方面的做法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总结,期望在内容运营上给其他同类平台带来可借鉴之处。通过研究发现,喜马拉雅FM学龄前儿童故事专栏首先在内容生产层面年龄划分明确,以3‐6岁的学龄前儿童为目标用户,借助行业大数据的支撑,结合3‐6岁学龄前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依托PUGC+独家版权的生产模式,为用户提供多元、专业、优质的内容,打造出适合学龄前儿童的故事体系。其次,在呈现方式上,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根据用户自画像设定和收听场景合理组织呈现。此外,精品专题的整合呈现来提高用户体验,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用详细的规章制度对内容进行管理和维护,保证内容有序性的同时,还增加了用户黏性。此外,在传播渠道上,喜马拉雅FM学龄前儿童故事专栏构建了立体化的传播渠道,多方位开展互动。借助社交媒体,形成传播矩阵,拓展传播渠道;立足学龄前儿童,开拓音频+智能硬件的内容传播方式更加贴合学龄前儿童的需求;借助公益活动,传扬公益好声音,有利于品牌传播;此外通过线上发放福利和线下亲子活动提高了用户活跃度,增强了用户黏性。最后,从喜马拉雅FM学龄前儿童故事专栏中获得启示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当前的智能硬件为基础,未来设计出独特的“哆啦A梦”式人工智能小伙伴,提供智能式陪伴;加大对独家版权音频资源的发展力度,创办差异化的独家版权专业音频故事会;打造独具魅力的亲子互动社区,从而使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弱连接”转化为稳定的“强连接”,增强用户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