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桩负摩阻力减阻器的设计与摩阻力特性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xue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周土体沉降产生相对桩向下位移时将对桩产生负摩阻力。目前,对于基桩负摩阻力的性状和机理不是十分完善。在工程实践中的负摩阻力计算,负摩阻力基桩的承载力评价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负摩阻力导致的建筑物破坏、结构无法正常使用等问题屡见不鲜,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既可以减小土体沉降、附加荷载等因素对桩产生的负摩阻力,又能避免正摩阻力被削弱的思路,提出了一种负摩阻力减阻器,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同时,建立减阻器理论计算的数学模型,并结合负摩阻力计算理论,验证了理论研究的可行性;采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探讨该减阻器对桩的影响。工程中的地质条件往往复杂多变,为了有效排除土层物理性质对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影响,更好地反映减阻器对桩侧摩阻力的作用。拟将地基土体简化为单一匀质土层和仅含桩侧土和持力层桩端土两层土的概念模型进行计算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发明了一种消除基桩负摩阻力的装置,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有益效果是:在有效削弱负摩阻力的同时,能充分利用桩侧正摩阻力。且结构精简,制作方便,实用性强。(2)首次提出安装减阻器桩负摩阻力理论计算方法。并结合桩周土体固结沉降分析理论,为减阻器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3)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安装减阻器桩在各种工况下的工作性状。综合对桩侧堆载、地下水位下降、填土固结三种工况的数值模拟试验数据来看,在桩中采用减阻器能够减小中性点以上土层负摩阻力33.4%~56.3%,同时保留中性点以上土层95.3%~110.0%的正摩阻力;中性点深度较普通桩下移8.3%~30.3%。但多层土中桩侧填土固结条件下,中性点较普通桩上移3.8%;无负摩阻力的条件下,桩顶沉降较普通桩小2.5%~9.8%。而多层土中桩侧堆载条件下,桩顶沉降较普通桩深3.1%、地下水位下降条件下,较普通桩深2.7%。综合分析可知,减阻器对于桩侧正摩阻力的利用效率基本与普通桩持平。当由桩侧堆载、地下水位下降或桩侧填土固结导致负摩阻力产生时,减阻器能够有效隔离其覆盖桩身区域的负摩阻力影响。但中性点基本也会有所下移,减阻器下端局部桩身会受到负摩阻力的影响。整体而言,减阻器对负摩阻力的削弱作用较为明显,对比传统的沥青涂层法有显著的优势。上述研究结果对于消除基桩负摩阻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传统隔振方法在竖向隔振、微振控制等方面一直面临着技术难题。问题的症结就是支撑上部结构需要较大的竖向刚度与隔离竖向震动不需要竖向刚度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磁悬浮技术
混凝土、岩石等非均匀脆性材料的力学模型大多是基于对其材料宏观层次的认识,主要特点是把具有多相、非均匀性质的材料理想化为均质、连续体进行建模,这种简化尽管在一定程度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MBBR)是一种结合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和膜法优点的新型复合处理工艺,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制革废水的二级生化出水进行深度
板结构在土木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研究大多限于讨论均匀弹性地基上矩形板的弯曲和振动问题,而对于非均匀弹性地基上四边自由矩形板的静动力研究,已知成果相对较少,并且
在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恐怖主义也在蔓延,恐怖爆炸活动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和安宁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无论是在防护结构还是在工业、民用建筑结构中,通常都需要考虑爆炸冲击荷载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桥梁世界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所占比例还在日益增大。虽然,普遍认为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要强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但是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长期在使
在动态膜生物反应器(DMBR)和序批式反应器(SBR)基础上,提出用序批式动态膜生物反应器(SDMBR)处理生活污水,并通过工艺特性试验、长期运行试验和SDMBR与SBR对比试验来考察其可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城市的建设发展方面:高楼大厦层出不穷,建筑性能尽善尽美。然而,目前对于农村地区的房屋研究的相对较少,对于该地区既
阻尼研究是结构振动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混凝土材料是土木工程中主要的大宗材料之一,然而普通混凝土的阻尼值偏低的问题长期以来严重制约着混凝土构筑物的动力学性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高节能低排放环保型材料。将80℃左右的乳化沥青与加热到130℃左右的矿料直接拌和,从而生产出温度为110℃左右的温拌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其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