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增长速度和增长方式持续改变,众多企业难以在追求成长速度的同时兼顾发展的质量。为了保持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变化中占据规模化优势和差异化优势,许多企业不断致力于扩大公司业务规模和拓展经营领域。但是,快速的发展并没有为企业带来期望的竞争优势和丰厚收益,反而导致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资金捉襟见肘,进而造成财务困境,甚至产生大量的破产成本,给众多股东、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挫伤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因此,探究快速发展的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原因和对策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暴风集团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元化战略、企业融资和公司治理相关理论基础,通过阅读国内外关于财务困境的判定、成因和控制方面的文献,对暴风集团的组织结构、发展过程、经营现状、财务状况和财务困境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拓展了财务困境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深度。相较于传统的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轻资产,在其竞争过程中,普遍存在过度追求经营规模和经营范围的情况,进而导致错误的扩张战略和激进的资本结构。因此,暴风集团财务困境的研究,对中国上市公司,尤其是近年来快速崛起的互联网企业的经营活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为企业过激的经营决策和财务决策的制定敲响警钟。暴风集团上市之初便受到市场的青睐,曾在首发40天内创下36个涨停板的记录。但是,暴风集团对于市场的错误判断,使得其业务规模难以支撑起庞大的市值。本文通过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方面解释暴风集团的财务困境。外部原因包括,中国自2015年开始了去杠杆化的宏观经济政策,随着货币供应增速的下降和相关监督管理的收紧,市场利率整体上升,为暴风集团大量的债务融资增加了巨大的风险;同时相关行业内众多互联网巨头竞争激烈,相比之下的暴风集团缺乏竞争优势,进而导致主营业务收益持续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内部原因包括,暴风集团的投资方向偏离公司的核心业务,导致了企业资源的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大量的长期投资最终带来了大规模的亏损;暴风集团缺乏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企业资本结构以短期借款为主,并且存在短贷长投的激进财务行为;暴风集团的股权结构为冯鑫的一股独大,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掌握着企业及众多子公司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增加了由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导致决策失误和过度投资的可能性。对于暴风集团的财务困境,本文在对其原因的详细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包括:强化核心业务,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完善风险控制制度,建立风险委员会,健全财务预警机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由于暴风集团的财务困境案例具有比较明显的典型性,相关建议对于其他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具有借鉴意义,对于众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领域和投资公司时提供一定程度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