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独立学院是举办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以实施本科学历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股新生力量,独立学院既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产物,又是高等教育各种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力量。独立学院的发展极其迅速,目前全国尚存独立学院266所,承担着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培养将近三分之一本科生的任务,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发展力量。然而,独立学院作为我国教育制度创新的产物,由于其办学模式、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现阶段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持续低迷情况下,独立学院大学生承担着更大的就业压力。2015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749万,2016年将有765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门,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将在短期内无法得到缓解,促进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性问题。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也备受关注。但是当独立学院毕业生面对公办高校大学生、高职毕业生甚至中职中专毕业生的竞争时,显现出“比上不足、比下无力”的窘迫局面。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强弱是任何一所独立学院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因为这不仅是独立学院综合实力的终极体现,更是其适应社会竞争、满足教育需求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本文从独立学院的办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劳动就业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调查当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综合分析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以及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的各种因素,从学生个人、家庭、学院、政府以及社会五个方面力求找到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科学方法,来寻求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途径,为大学生的顺利就业、成功创业提供方法和途径。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建构框架、实证分析、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分六章展开分析和研究。第一章是绪论。重点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第二章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包括独立学院、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逻辑关系;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探讨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培养必然性;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来阐述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依据和科学原理。第三章是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描述。包括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质量和创业情况。第四章是影响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原因分析。具体从独立学院学生个人、学生家庭、学院、政府以及社会等五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第五章是基于对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若干途径。通过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家庭作用、加强独立学院内部建设、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社会环境五个途径来培养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激发大学生就业创业热情,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成功就业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第六章是结语,主要是对本文的主要结论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作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