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合胶态晶体阵列铅离子及肌酐传感器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542659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凝胶在生物材料,化学分离,药物释放和组织工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静电排斥作用,微凝胶可以在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胶体晶体阵列(colloidalcrystal array,CCA)结构,发生Bragg衍射现象,在响应性胶态光子晶体传感器方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工作利用微凝胶“软球”为基元制备新型聚合胶体晶体阵列(polymerized colloidal crystal array,PCCA)传感器。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1.利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P(NIPAM-AA))微凝胶。利用原位聚合将其固定在丙烯酰胺(AAm)水凝胶内制备PCCA。研究了水凝胶基质中AAm和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的含量对PCCA衍射峰峰强度和峰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凝胶基质中AAm和BIS含量的增多,PCCA衍射峰峰位置随温度变化而发生的移动减小,而衍射峰的峰强度变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不受AAm和BIS含量变化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2.通过向PCCA中引入4-氨基苯并-18-冠-6基团(ABC),制备了PCCA铅离子传感器。研究了其Pb2+响应性和对不同阳离子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37℃下,随着pb2+浓度的增加,PCCA衍射峰强度降低,表现出很好的Pb2+敏感性,其对不同阳离子的选择顺序为Pb2+>Ba2+>Ca2+,Na+>NH4+。   3.通过向PCCA中引入肌酐脱亚胺酶(creatinine deiminase,CD)和4-氨基-2-硝基苯酚(ANP)基团,制备了PCCA肌酐传感器,对其肌酐敏感性和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硝基苯酚基团的引入使PCCA具有很好的pH敏感性。在37℃,pH=7.4的不同浓度的缓冲溶液中,PCCA衍射峰强度随肌酐浓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缓冲液浓度增加,PCCA的肌酐敏感性降低。与大块水凝胶传感器相比,这种新型的PCCA肌酐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更快,达到平衡所用时间仅为6min。
其他文献
富勒烯独特的碳笼结构使其能够容纳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内嵌富勒烯。由于内嵌富勒烯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使其在诸多领域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吸引了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两个系列的有机小分子给体光伏材料,分别是基于罗丹宁衍生物端基的寡聚噻吩的小分子给体材料和基于BTT核的小分子材料。对它们的热稳定性、光物理性质和能级
聚硅氧烷是上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其具有独特的组成结构,优异的理化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电子电器、石油化工、轻纺工业、
光催化氧化技术已成为能从环境中降解有毒化学污染物尤其是难降解有机物的有效途径之一,应用前景较乐观。硫化镉具有可以利用可见光的优势,而杂多酸作为光催化剂则存在比表面积
太阳能作为一种廉价、绿色、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是化石能源的最好替代品。利用太阳能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能量转化,而光诱导电子转移作为自然界光合作用的能量转化模式已经引起了
自高分子发展到现在,在传统的线性、支化、交联的高分子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第四种高分子:高度支化的高分子,并且树枝状大分子具有最完美的结构。   树枝状大分子有较多优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