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给定超低温作用区间冻融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wgeg751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作为液化天然气领域极为重要的储罐结构受力材料,其受力与变形特性对此类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实际工程中的混凝土罐壁可能暴露在超低温下,因此,20世纪70年代起,国内外学者开始研究混凝土超低温下受力性能变化。同时由于储罐储量变化、内外冷热交换,以及检修需求和闲置期的存在,储罐混凝土不可避免地遭受超低温与常温以及不同超低温间的冻融作用。已有研究涉及混凝土超低温冻融方面的极少,大多基于自然环境下的冻融作用进行研究。针对目前混凝土超低温冻融性能研究的缺乏,本超低温课题组开始对混凝土超低温冻融性能进行系列试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是其中的一部分。主要内容为对试件泡水、烘干等处理后进行10℃至-190℃区间的反复冻融试验,考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含水率、冻融次数,以及回温速率等。试验还包含了对混凝土冻融后受力性能、变形性能的探讨,如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等,并考察了目前研究缺乏的超低温作用导致的膨胀变形,通过试验获取混凝土超低温膨胀的全过程。上述试验及其结果分析表明,含水率对混凝土超低温冻融后的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其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并据此回归得到其拟合公式;而冻融次数虽伴随着混凝土细观结构的损伤累积,但却并未总引起混凝土受力性能的衰退,尤其是其超低温下受压强度,常出现反向变化现象;回温速率影响较含水率、冻融次数要小,其主要通过混凝土冻融过程中温度分布均匀程度的差异影响其性能,并对混凝土内孔隙水的迁移产生一定影响;超低温作用导致的温度变形受各种因素影响、较为离散,其试验结果波动较大,相比之下冻融次数的影响更显著。随冻融次数增加,温度变形值渐趋于一致。本文还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引入生死单元技术对混凝土超低温冻融的细观结构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适当的简化与假设反映了混凝土冻融过程中孔隙周围的损伤累积,并验证了其宏观性能的退化。本文的试验结果为混凝土超低温冻融性能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不足,给出的结论可为解决工程应用与设计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自主开发的选区激光熔化设备以钴铬合金为成型材料,在进行了系统的工艺优化研究的基础上,对选区激光熔化(SLM)制件成型过程中表面粗糙度演化、微观形貌、致密度以及硬度
在中国古典音乐的钢琴演奏中,美学研究是一个比较深厚的概念。究其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使人在心理上同艺术产生共鸣,能在情感上得到抒发,得到一种至高境界美的享受。文章从古
当前,随着国家税务改革的不断推进,税务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分支,税务管理不仅需考虑降低税务成本,还需要更多地关注并防范税务风险。本文从税务风险概述入手,
绘本的价值深入人心,它在色彩、构图等多方面为幼儿的早期阅读提供适宜的"场所",对幼儿知情意行方面的发展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幼儿绘本教学更是引起了业内外的关注与重视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紧密结合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发展,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近年来,潍坊市直机关在开展思想
随着大跨度空间结构规模的提升,相应的施工技术难度也越来越大。以津滨轻轨张贵庄站工程为例分别从工程施工流程、大跨度钢屋盖地面拼装、钢架吊装及其牵引滑移技术、屋架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