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两种有机锰源相对无机硫酸锰的生物学利用率以及断奶仔猪饲粮锰的适宜添加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同锰源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9.67±0.13 kg)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224头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断奶仔猪对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相对无机硫酸锰的生物学利用率。采用3×2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仔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基础饲粮(锰含量为39.22 mg/kg,为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以无机硫酸锰、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的形式添加20、40 mg Mn/kg的试验饲粮。预饲期7 d,正式期28 d。结果表明,锰源及锰源与锰水平的互作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血清锰含量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以及肾脏、心脏、胰脏锰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肝脏和跖骨锰含量受锰源及锰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以肝脏锰和跖骨锰含量为评价指标,两种有机锰源的生物学利用率都显著高于无机硫酸锰(P<0.05),根据肝脏锰和跖骨锰含量与饲粮添加锰进食量之间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斜比率,计算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相对无机硫酸锰(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是125.95%,112.79%和133.08%,119.25%,有机锰的生物学利用率显著高于无机硫酸锰(P<0.05),但有机锰源间无显著差异(P>0.10)。第二部分为不同锰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影响的研究。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9.84±0.85 kg)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160头进行试验,研究断奶仔猪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不同锰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锰营养状况的影响,进而确定锰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锰含量39.22mg/kg,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以无机硫酸锰的形式分别添加锰4、20、40、80 mg Mn/k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式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锰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增加血清及各组织锰含量、肝脏Mn-SOD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量(P<0.05),且随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P<0.05)。饲粮中锰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血清铁、肝脏和跖骨铁含量以及铁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随锰添加水平的增加成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增大饲粮锰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十二指肠相关转铁蛋白(DMT1、FPN1)mRNA的表达量(P<0.05),综合以上各指标,断奶仔猪饲粮中锰添加水平4~20 mg/kg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