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锰源的生物学利用率及不同锰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影响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mbo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探讨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两种有机锰源相对无机硫酸锰的生物学利用率以及断奶仔猪饲粮锰的适宜添加水平。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同锰源相对生物学利用率的研究。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9.67±0.13 kg)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224头作为试验动物,研究断奶仔猪对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相对无机硫酸锰的生物学利用率。采用3×2两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仔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基础饲粮(锰含量为39.22 mg/kg,为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分别以无机硫酸锰、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的形式添加20、40 mg Mn/kg的试验饲粮。预饲期7 d,正式期28 d。结果表明,锰源及锰源与锰水平的互作对断奶仔猪的生产性能、血清锰含量及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性以及肾脏、心脏、胰脏锰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肝脏和跖骨锰含量受锰源及锰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以肝脏锰和跖骨锰含量为评价指标,两种有机锰源的生物学利用率都显著高于无机硫酸锰(P<0.05),根据肝脏锰和跖骨锰含量与饲粮添加锰进食量之间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斜比率,计算甘氨酸锰和复合氨基酸锰相对无机硫酸锰(100%)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是125.95%,112.79%和133.08%,119.25%,有机锰的生物学利用率显著高于无机硫酸锰(P<0.05),但有机锰源间无显著差异(P>0.10)。第二部分为不同锰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影响的研究。试验选用体况良好,体重相近(9.84±0.85 kg)三元杂交(杜×长×大)断奶仔猪160头进行试验,研究断奶仔猪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不同锰添加水平对断奶仔猪锰营养状况的影响,进而确定锰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各处理组分别饲喂不添加锰的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锰含量39.22mg/kg,对照组)和在基础饲粮中以无机硫酸锰的形式分别添加锰4、20、40、80 mg Mn/kg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式期28 d。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锰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增加血清及各组织锰含量、肝脏Mn-SOD活性及其mRNA的表达量(P<0.05),且随锰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曲线增加(P<0.05)。饲粮中锰添加水平的升高显著降低血清铁、肝脏和跖骨铁含量以及铁的表观消化率(P<0.05),且随锰添加水平的增加成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增大饲粮锰添加水平,显著影响十二指肠相关转铁蛋白(DMT1、FPN1)mRNA的表达量(P<0.05),综合以上各指标,断奶仔猪饲粮中锰添加水平4~20 mg/kg为宜。
其他文献
清洁验证是通过文件证明清洁程序有效性的活动,目的是确保产品不会受到来自同一设备上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残留物、清洁剂及微生物污染。一般分为开发阶段、准备阶段、验证的实
鲜花自制指示剂实验效果明显 ,经济实用 ,易采集 .对化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化学教学、课外科技活动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试图在农村建立一个完善的金融体系,以协调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但是,实践证明,这一制度变迁并未根本实现预期目的。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
目的了解牛至在工人条件下的引种繁殖方法。方法采用野生牛至种子、幼苗为材料 ,在实验地用直接栽种、播种 ,扦插等 8种方法研究其萌芽成活生长情况。结果 :8种方法比较 ,沙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过敏性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法,比较两组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创新绩效是其发展程度的评判指标。分析企业创新投入的资本结构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相比权益资本,企业经营产生的自由现金流和资本公积对创新绩
本文对与公共服务相关的一些概念进行了辨析,涉及内容为这些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它们与"公共服务"这一概念的联系与区别。进行辨析的概念主要有:公共产品、公共部门、公共政
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是数字通信中克服多径衰落的有效技术。宽带通信系统中应用单载波频域均衡系统设计,实现137.5 MHz载波下27.5 Mbps的码元传输速率。同时在系统中添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