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部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明显,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已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近两年的实验监测数据,综合分析研究了土壤呼吸的时间动态变化以及各因子对土壤呼吸影响的机理,并结合国内外研究资料,分析和探讨土壤呼吸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为全球碳预算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数据。实验地设置在江苏省句容市南京林业大学下蜀实习林场的次生栎林和人工火炬松林地。在两林分中,样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每个区组设置两个处理(凋落物排除与对照),每个处理设置四个重复的样地,共计16个样地。采用Li-cor8100测定土壤呼吸日变化,采用静态气室—碱液吸收法和动态气室—远红外分析仪法(Li-cor6400)测定该地区土壤呼吸的月变化和年度变化,并研究了两种测定方法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次生栎林和人工松林地土壤呼吸的日变化不总是很明显;土壤呼吸月变化明显;年度之间土壤呼吸变化不明显。土壤呼吸平均速率冬季较低,夏季较高,最高峰出现在七八月份,最低值出现在十二月份和一月份,与土壤温度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月份和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不相同。土壤呼吸速率与5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深处土壤温度都有显著的相关性。栎林土壤呼吸与10厘米深度处土壤温度的关系最为显著,松林土壤呼吸与15厘米深度处土壤温度的关系最为显著。在两个林分中,有凋落物输入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明显高于无凋落物输入的土壤呼吸速率。计算该地区的Q10值为介于2.04与2.18之间,土壤呼吸对温度变化敏感。不同森林类型和不同土壤层次土壤呼吸的Q10值不相同。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呼吸的相关性不显著。